图书 | 自疗>治疗 |
内容 | 作者简介 钟耀林,男,台湾地区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博士生、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山大学社会工作学士。广东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省教育厅“世行贷款项目留守儿童教育领域”专家成员,2012年起从自身经验出发,开始事叙事自我疗愈方面的相关探索,著有《癌病与持续性的痛——我的叙事疗愈行动》、译有《为什么?——在父母选择自杀后的日子里》,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本书作为前两部叙事自我疗愈书籍的后续,合为叙事“自疗”的“三部曲”。 目录 见附件 内容推荐 从芮奇蒙借鉴心理分析技术创立的个案工作方法开始,社会工作干预一直带有很强的外在心理治疗倾向。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靠或者说主要不是靠外在的他者来给予我们指导,而是自己透过“身-心-灵-环境”之间的相互调适来达到个人的平衡的。因此从叙事的角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自疗>治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钟耀林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钟耀林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655705 |
开本 | 24cm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印刷时间 | 2019-04-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社会工作研究相关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76 |
CIP核字 | 2019040025 |
中图分类号 | C916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4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