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RFID与二维码技术
内容
目录
章  认知RFID\t001<br/>1.1  RFID和RFID系统\t003<br/>1.1.1  RFID\t003<br/>1.1.2  RFID系统\t003<br/>1.2  RFID和条形码\t004<br/>1.3  RFID和IC卡\t006<br/>1.4  RFID电子标签的分类\t007<br/>1.5  RFID技术标准\t010<br/>1.6  物联网\t011<br/>1.6.1  物联网的概念\t011<br/>1.6.2  物联网与RFID技术\t012<br/>1.6.3  物联网的应用\t012<br/>1.7  小结\t013<br/>第2章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t014<br/>2.1  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t015<br/>2.1.1  RFID通信的物理学原理\t015<br/>2.1.2  RFID信号的调制解调和数据传送信道\t017<br/>2.1.3  RFID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基本工作流程\t019<br/>2.1.4  RFID的数据编码基础\t020<br/>2.1.5  RFID的数据通信校验\t022<br/>2.1.6  RFID的多标签读写防碰撞\t023<br/>2.1.7  RFID的多读写器防冲撞\t025<br/>2.1.8  RFID系统的识读率和误码率\t026<br/>2.2  RFID电子标签\t027<br/>2.2.1  电子标签芯片的系统构成\t027<br/>2.2.2  电子标签存储空间的划分\t029<br/>2.3  RFID读写器\t029<br/>2.3.1  RFID读写器的系统构成\t030<br/>2.3.2  RFID读写器的用户接口\t031<br/>2.3.3  RFID天线包络图\t032<br/>2.4  低频卡的门禁系统综合应用\t033<br/>2.4.1  门禁系统的实验原理\t033<br/>2.4.2  门禁系统的组成\t033<br/>2.4.3  门禁系统逻辑框图、工作流程\t034<br/>2.4.4  实验步骤\t034<br/>2.5  飞利浦的MIFARE标准IC卡―MF1 IC S50\t038<br/>2.5.1  MF1 IC S50的性能特征\t038<br/>2.5.2  MF1 IC S50芯片构成\t039<br/>2.5.3  MF1 IC S50存储器构成\t040<br/>2.5.4  MF1 IC S50存储器存取控制\t041<br/>2.6  飞利浦的MIFARE标准IC卡―MF1 IC S70\t043<br/>2.6.1  MF1 IC S70的性能特征\t044<br/>2.6.2  MF1 IC S70存储器构成\t044<br/>2.6.3  MF1 IC S70存储器存取控制\t045<br/>2.7  飞利浦的ICODE标准ICODE SLI系列SL2 ICS20卡\t045<br/>2.7.1  ICODE SLI系列SL2 ICS20卡的性能特征\t046<br/>2.7.2  ICODE SLI系列SL2 ICS20芯片构成要素\t046<br/>2.7.3  ICODE SLI系列SL2 ICS20存储器构成\t047<br/>2.8  小结\t050<br/>第3章  RFID系统体系和标准\t051<br/>3.1  EPC 技术\t052<br/>3.2  EPC系统的组成\t052<br/>3.2.1  EPC编码体系\t053<br/>3.2.2  EPC射频识别系统―EPC标签和读写器\t054<br/>3.2.3  EPC信息网络系统―中间件、EPCIS、ONS\t055<br/>3.3  EPC Gen2 概述\t055<br/>3.3.1  EPC Gen2规范的要点\t056<br/>3.3.2  EPC Gen2规范的特点\t056<br/>3.3.3  EPC Gen2电子标签的存储结构\t057<br/>3.3.4  EPC Gen2电子标签的信息安全机制\t059<br/>3.4  有源RFID\t061<br/>3.4.1  有源RFID的应用\t061<br/>3.4.2  有源RFID相关技术\t063<br/>3.5  小结\t067<br/>第4章  RFID系统的时间策略与方法\t068<br/>4.1  RFID系统成败的几个因素\t069<br/>4.2  RFID系统的现场因素\t070<br/>4.2.1  RFID对象物\t070<br/>4.2.2  RFID现场使用环境\t072<br/>4.2.3  RFID现场作业方式\t073<br/>4.3  RFID系统的规划\t074<br/>4.3.1  业务流程分析\t074<br/>4.3.2  可行性分析\t075<br/>4.4  RFID系统的设计\t078<br/>4.5  RFID系统的实施\t080<br/>4.6  小结\t081<br/>第5章  RFID系统的优化\t082<br/>5.1  RFID硬件系统的优化\t083<br/>5.1.1  读写器、天线的组合方式及安装位置的优化\t083<br/>5.1.2  电子标签的粘贴方式和粘贴位置的优化\t084<br/>5.1.3  读写器输出功率的优化\t085<br/>5.2  RFID软件系统的优化\t086<br/>5.2.1  读写器读写模式和方式的优化\t086<br/>5.2.2  命令序列的优化\t087<br/>5.2.3  读写重试次数的优化\t088<br/>5.2.4  读写数据格式的优化\t088<br/>5.3  其他优化技术手段\t090<br/>5.3.1  晃一晃RFID对象物\t090<br/>5.3.2  调一调读写器天线\t090<br/>5.3.3  规避射频信号盲点\t091<br/>5.3.4  防电磁波反射\t091<br/>5.4  RFID系统的性能评价\t093<br/>5.4.1  通信范围的测定\t094<br/>5.4.2  识读率、误码率的测定\t096<br/>5.4.3  读写时间的测定\t097<br/>5.5  小结\t097<br/>第6章  RFID系统的安全课题与对策\t098<br/>6.1  电子标签的安全课题和对策\t099<br/>6.1.1  篡改电子标签数据\t099<br/>6.1.2  往电子标签内植入病毒\t100<br/>6.1.3  盗窃或伪造电子标签\t100<br/>6.1.4  泄露电子标签数据格式\t101<br/>6.1.5  非法读取电子标签数据\t101<br/>6.1.6  非法截取读写器的无线信号\t103<br/>6.2  读写器的安全课题和对策\t104<br/>6.3  服务器的安全课题和对策\t104<br/>6.4  电子标签运营课题和对策\t104<br/>6.5  读写器运营课题和对策\t105<br/>6.6  小结\t106<br/>第7章  RFID典型应用仿真\t107<br/>7.1  RFID公交车计费系统\t108<br/>7.1.1  RFID公交车计费系统应用背景\t108<br/>7.1.2  RFID公交车计费系统架构\t108<br/>7.1.3  RFID公交车计费系统工作原理\t110<br/>7.1.4  RFID公交车计费系统设计与制作\t114<br/>7.2  RFID仓储管理系统\t117<br/>7.2.1  RFID仓储管理系统应用背景\t117<br/>7.2.2  RFID仓储管理系统架构\t117<br/>7.2.3  RFID仓储管理系统工作原理\t119<br/>7.2.4  RFID仓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制作\t121<br/>7.3  RFID图书预约书架系统\t125<br/>7.3.1  RFID图书预约书架系统应用背景\t125<br/>7.3.2  RFID图书预约书架系统运行流程及硬件组成\t125<br/>7.3.3  RFID图书预约书架系统工作原理\t126<br/>7.3.4  RFID图书预约书架系统设计\t127<br/>7.4  小结\t129<br/>第8章  二维码识别技术\t130<br/>8.1  一维条形码手工操作\t131<br/>8.1.1  一维条形码原理\t131<br/>8.1.2  一维条形码分类\t131<br/>8.1.3  Code39码的编码方式\t132<br/>8.1.4  使用软件绘制一维条形码\t134<br/>8.2  二维码的产生与特点\t134<br/>8.3  其他自动识别技术\t136<br/>8.4  二维码的应用与发展趋势\t137<br/>8.5  二维码的标准化\t140<br/>8.6  小结\t141<br/>第9章  二维码的编码和解码\t142<br/>9.1  二维码的编码技术\t143<br/>9.2  二维码的解码技术\t149<br/>9.2.1  QR码的图像预处理\t149<br/>9.2.2  条码定位\t151<br/>9.3  二维码的纠错技术\t152<br/>9.3.1  预备知识\t152<br/>9.3.2  线性分组码\t154<br/>9.3.3  循环码\t155<br/>9.3.4  RS码的编码电路\t156<br/>9.3.5  伽罗华域运算\t157<br/>9.3.6  二维码中RS编码实例\t158<br/>9.3.7  RS译码算法及实例\t159<br/>9.4  二维码图像识别算法\t161<br/>9.4.1  二维码图像识别算法介绍\t161<br/>9.4.2  二维码图像识别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t165<br/>9.5  二维码识读设备\t165<br/>9.6  小结\t167<br/>0章  常用二维码的典型码制\t168<br/>10.1  PDF417码\t169<br/>10.2  QR码\t169<br/>10.2.1  QR码的特点\t170<br/>10.2.2  QR码的应用\t171<br/>10.3  Data Matrix码\t171<br/>10.3.1  Data Matrix码的特点\t172<br/>10.3.2  Data Matrix码的定位图形\t172<br/>10.3.3  Data Matrix码的符号尺寸\t173<br/>10.3.4  Data Matrix码的资料表示方法\t173<br/>10.4  Maxicode码\t173<br/>10.4.1  Maxicode码的特点\t174<br/>10.4.2  Maxi code码的解码步骤\t175<br/>10.5  CM码\t175<br/>10.6  GM码\t177<br/>10.6.1  GM码的特点\t178<br/>10.6.2  GM码的技术实现\t178<br/>10.6.3  GM码的应用\t178<br/>10.7  小结\t179<br/>1章  二维码典型应用\t180<br/>11.1  二维码Android应用系统设计\t181<br/>11.1.1  Android系统架构\t181<br/>11.1.2  Android开发平台搭建\t182<br/>11.1.3  ZXing库\t182<br/>11.1.4  QR码生成系统\t183<br/>11.1.5  QR码识别系统\t184<br/>11.2  二维码在制造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t186<br/>11.2.1  业务流程实现\t186<br/>11.2.2  与ERP的集成\t187<br/>11.3  二维码在营销服务中的应用\t189<br/>11.3.1  概述\t189<br/>11.3.2  二维码在营销服务中的使用方式\t189<br/>11.3.3  二维码在营销服务中的应用流程\t190<br/>11.3.4  相关设备\t191<br/>11.4  二维码在票据管理中的应用\t192<br/>11.4.1  概述\t192<br/>11.4.2  二维码在票据系统中的应用介绍\t193<br/>11.4.3  二维码在票据系统中的配套硬件介绍\t194<br/>11.5  二维码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t196<br/>11.5.1  概述\t196<br/>11.5.2  手机二维码在移动支付领域面临的挑战\t197<br/>11.5.3  推动手机二维码在移动支付领域发展的建议\t198<br/>11.6  小结\t199<br/>
内容推荐
本教材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中两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与二维码技术进行阐述和编写。在射频识别技术部分,系统阐述了RFID技术的物理学原理、各频段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工作流程和应用模型、EPC系统及标准、RFID系统的规划设计及优化策略、RFID系统的典型应用等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RFID与二维码技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志良,张文青,赵雪章
译者
编者 编者:肖志良//张文青//赵雪章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363313
开本 26cm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9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CHI
读者对象 高职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76
CIP核字 2019069067
中图分类号 TN911.23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6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1.5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