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古代小说与饮食/小说中国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杨骥,文学博士,现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古代小说戏曲。与人合著有《中国古代茶学全书》、《唐代小说学术档案》、《笔记野史中的广西》等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总序 前言 引言:“食不厌精”的老饕 一、主食篇 (一)没法不谈的米饭 (二)食疗第一粥 (三)何谓面饭 二、菜肴篇 (一)嫌弃还照吃的猪肉 (二)牛肉虽好,奈何量少 (三)羊肉腥膻,送礼上佳 (四)想开荤,吃只鸡 (五)众口易调食鸭鹅 (六)食鱼与身份 (七)绘:国产生鱼片当自强 (八)鲜:不鲜的鱼好吃否 (九)冒死也要吃河豚 (十)聚会宴饮,螃蟹当行 (十一)食素正风潮,门道亦不少 三、副食篇 (一)阵容庞大的饼食 (二)来历恐怖的馒头 (三)包子:内容定身价 (四)馍馍:有馅无馅耶 (五)嘲笑馄饨和吉利饺子 四、汤羹篇 五、酒水篇 (一)古人爱喝哪些酒 (二)取名也是学问 (三)醉酒的后果 (四)暧昧的劝酒 (五)酒令与猜拳 六、茗茶篇 (一)解渴之外,也看疗效 (二)饮茶也要“食” (三)茶俗:婚嫁与游戏 (四)茶事:小说内外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杨骥著的《古代小说与饮食/小说中国》尝试以古代小说文化为纲,中国饮食文化为目,通过特定的饮食专题形式写作,为读者展现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化内涵。本书在写作内容上,涉及古代小说的六大饮食门类,每种门类之下又分数个专题。具体而言,分为:一、饭(米饭、粥、面饭);二、菜(六畜、鱼、河豚、螃蟹、素菜等);三、杂食(饼食、馒头、包子、馍馍、馄饨和饺子);四、汤羹;五、酒(酒类、酒名、醉酒、劝酒、酒令);六、茶(疗效、茶食、茶俗、茶事)。本书在写作形式上,以散文笔调为主,笔触闲适轻松,语言风趣,信息量大,兼具通俗性和学术性。在写作过程中,博采多种古代通俗小说、文言小说、笔记小说等野稗资料,又参照各类正史、类书、专书记载,力图做到阐释小说虚构性和讲述趣味性的同时,保证讨论对象的学术性与合理性。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古代小说与饮食/小说中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骥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2376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80 |
| 出版时间 | 2018-06 |
| 首版时间 | 2018-06 |
| 印刷时间 | 2018-06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20 |
| CIP核字 | 2018093307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TS971.20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