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媒体与文艺丛书”之一,该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艺术原理作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原理回顾、艺术现状描述、艺术溯源、艺术性或艺术因素、艺术创造与艺术家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媒体与文艺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媒体与文艺丛书”之一,该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艺术原理作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原理回顾、艺术现状描述、艺术溯源、艺术性或艺术因素、艺术创造与艺术家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总序/黄鸣奋 序/邓晓芒 绪论 何谓艺术原理? 第一章 艺术原理回顾 一 模仿论 1.问题与意义 2.物象与意象 3.模仿与再现 二 表现论 1.作者与作品 2.舞蹈与表现 3.情感与形式 三 形式论 1.自治性的理论 2.多样性的统一 3.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章 艺术现状描述 一 审美的破产 1.日用品与艺术品 2.四要素与三关系 3.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二 光韵的消逝 1.艺术价值与膜拜价值 2.艺术品与复制品 三 艺术的终结 1.网络与艺术:经典之死 2.行动与作品:作品之死 3.终曲与序曲 第三章 艺术溯源 一 现象学与意向性 1.回到事情本身 2.意向性理论述要 3.意向性理论运用 二 人与世界 1.存在问题 2.“在之中” 3.“应手性” 4.作品世界 三 技术与艺术 1.技术 2.技艺 3.技巧 第四章 艺术性或艺术因素 一 哲学与艺术 1.开端:惊异感与陌生化 2.方式:论证与直观 3.方式:可能性与假定性 4.目的:真理与艺术 二 科学与艺术 1.理性科学与博物科学 2.技术操作与艺术创造 第五章 艺术创造与艺术家 一 艺术创造过程 1.创造与过程 2.观察与想象 3.同构与脱胎 4.媒介与形象 二 艺术家与艺术品 1.“自我消亡的通道” 2.现象学的作者 第六章 艺术作品及艺术接受 一 势 1.“势”的意义 2.“势”与生命 二 场 1.视域 2.未定域 三 无 1.意向性客体 2.主体间性 3.具体化 4.艺术作品与艺术接受 结语 艺术重返生活 附录 作家朱光潜 一 两幅面孔 二 体验模式 三 文体风格 四 人生体验 五 狗尾续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媒体与文艺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勇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30538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1 |
宽 | 143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