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证据法学(第4版)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教材于2005年出版发行,先后于2010年与2014年两次修订。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我国证据立法与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以及2018年10月26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分别对民事、行政以及刑事证据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完善。很高人民法院、很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工委等机关分别或者联合制定的解释文件对证据制度的适用作了具体阐释。为了适应教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需要,本书编写组对该书再次进行了修订。第四版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修改后的三大诉讼法和相关解释文件对具体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订。本书编写组还结合201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及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内容,对该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 作者简介 卞建林,江苏泰兴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靠前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很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很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公安部特约监督员,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校特聘或兼职教授。主编或独著教材、著作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逾二百篇。 目录 编总论 章证据法学概述1 节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证据法学的体系/5 第三节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7 第二章证据制度概述10 节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10 第二节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26 第三章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47 节关于证据制度理论基础的争鸣/47 第二节证据制度的认识论基础/51 第三节证据制度的价值论基础/66 第四章证据法的基本原则79 节真实发现原则/79 第二节证据裁判原则/82 第三节自由评价原则/87第五章证据规则概述93 节概述/93 第二节关联性规则/96 第三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01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证据法学(第4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卞建林,谭世贵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9121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55 |
| 版次 | 4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711000 |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5.113.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