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跃明,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从事文化理论和文化产业研究。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研究。
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 图书 | “一带一路” |
| 内容 | 作者简介 荣跃明,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从事文化理论和文化产业研究。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研究。 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目录 序言 文化交流与城市魅力 文化品牌与城市形象 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美丽傣乡 ——西双版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经验分享 建设强大的家庭和文化社区,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所称之为文化的生活 “一带一路”加快中国品牌国际化步伐 城市文脉传承与产业创新 文化城市,一个全新的整体视野 厚植区域文化的实践思考 ——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为例 作为创意产业艺术家支持者的出版商 仪式与传播:当前城市空间偏向及其治理 上海(虹口)与巴塞罗那的现代主义:改善城市关系的文化亲和力 金光洲小说中的老上海时空 简论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城市文化建设 ——以楚雄市为例 积极促进民族非遗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思南读书会报告 社会设计作为城市的自我观察 作为权力中心与叙述中心的彼得堡 ——安·别雷《彼得堡》中的城市再现 周瘦鹃与《半月》杂志 ——“消闲”文学与都市文化的品牌创构,1921-1925 学徒:城市的一种自拍照 ——对城市民俗研究的初步思考 1950年以来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生命周期演化规律探析 强化边疆文化粘合力建设为“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架通金桥 全球文化政策兴起背景中的《“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 从成都大熊猫谈土耳其的城市动物文化 充分发挥现有平台网络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 媒介扩张、媒体转型与城市文化传播创新 城市文化与文化创新 浅论敦煌文化旅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有机融合 全球视野中“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研究 ——基于2012-2016年全球数据 文化产品社会效益的构成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和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合作举办的2018年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的论文集汇编,书中共收录了有关上海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的专题论文三十余篇,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延续城市文脉和保护城市特色等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各篇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一带一路”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荣跃明,黄昌勇 |
| 译者 | |
| 编者 | 荣跃明//黄昌勇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818819 |
| 开本 | 24cm |
| 页数 | 35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 正文语种 | CHI |
| 读者对象 | 城市文化建设研究者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54 |
| CIP核字 | 2019225127 |
| 中图分类号 | C912.8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40 |
| 宽 | 165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98.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