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中华文化经典导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古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希圣希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可惜现代教育未能注重于此。故欲净化人心、社会和谐,抑或个人学习、教育子女,《了凡四训》这部书尤其值得提倡。

本书解读《了凡四训》,共分四篇,第一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

内容推荐

古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希圣希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可惜现代教育未能注重于此。故欲净化人心、社会和谐,抑或个人学习、教育子女,《了凡四训》这部书尤其值得提倡。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的学问与修养,为教育子孙而作的四篇家训,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义理精微周到。数百年来,流传于全国各地,为书香门第奉为“传家之宝”,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先生列此书为教育子弟必读第一书。千千万万的人因读过此书,认识到命运的真相,勇敢的面对人生,积极的创造自己吉祥、幸福的未来。

故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孝、不染恶习,宜与子女同读此书,则一室祥和、传家久远;为人师长者,欲学生品德纯正,学有所成,宜读此书,以身劝化,则师道自尊,教育落实;为官者,熟读此书,自能积功累德,为民造福;为商者,熟读此书,则取财有道,累富如法,大吉大利;受刑人熟读此书,则浪子回头,改过迁善……

深盼各界贤达提倡此书,熟读、深思、笃行,以创造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国家的美好未来!

目录

一、立命之学

二、改过之法

三、积善之方

四、谦德之效

后记

试读章节

他说自己的命运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二十年没有丝毫差误,想起心动念也是枉然,因此把心定下来了。

了凡先生一生如果按照命运过日子,到五十三岁寿终正寝,一生没有大过失,来生肯定不堕三恶道,这是标准凡夫。凡人只要有妄念在,就不能没有数;也就是说,你就不能没有定命。如果没有妄念,就能超越命运。了凡先生能改造命运,但是并没有超越命运,不过这已经非常难得,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莫大的鼓舞,我们应当认真努力向他学习。

为什么云谷禅师没有把高一层超越命运的方法教导了凡先生?这就是观机授教。这些有道德的高僧都有能力观机,观察你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应机说法,所以一切众生遇到这些高人没有不得利益的。观察了凡先生的本质、天赋,他是中等的根性,对中根当然不能说上法;说上法,他不能接受。因此,说法必须要契理契机,法不契机,等于是闲言语。

我们要相信,任何一个人都有命运,都有定数,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了凡先生一生的命运被人算定,因此他清楚自己一生所行的方向、目标,就照着命运过日子。我们可怜,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在茫茫人海中盲目摸索。如果在摸索的过程中随顺烦恼,就会造作罪业,造罪业会损福减寿,这种情形在社会上比比皆是。善根福德深厚之人,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心地善良,无非分之想,存心、行事都能守规矩,不做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必定替自己增福增寿,不知不觉当中就得福报。

从世界范围内来说,现前社会的大环境是古今中外有史以来没有过的浊恶。凡夫之人不可能不受环境影响,环境不善,造不善业的机会就多,而且不知不觉在造。李老师曾经讲过一则故事,从前有个地方发生了一件儿子杀父亲的逆伦命案,这件事在从前是不得了的大事,结果这个儿子被处以死刑,皇帝并下命令将县长撤职查办。县长犯了什么过失?这个地方是你统治教化的区域,你教化出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这是你的教育失败,县长撤职,巡抚(相当省长)记过。这种行政处分还是其次,朝廷下令将那个县的城墙拆掉一个角,这就表示这个县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人,这是全县人民的耻辱。

这种事在现在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何以古时候社会能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美满,而今日无论是富贵贫贱,普遍都不幸福、不快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这里面有定数。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导致定数都在变化。如果变化的幅度不大,与你的定数就不会差距太多,一般算命看相的都能算得很准。如果我们的恶念善念、善行恶行变动很大,就把定数改变了。如果你有大善,你命本来不好,它会变好;如果你造的是大恶,你命本来很好,就会变坏。

尤其在现代社会,事事都在诱惑人,人心如何能定得下来?所以,今天修道、做学问不容易成就。在这个时代,学业、道业有成,都要有相当的善根、福德、因缘。你有善根,能够明理;你有福德,面对一切诱惑,不会起心动念,这是真功夫,这是真福德。P11-13

序言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而凡所作为,成失其中正矣。若不加一番切实工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

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预计,去不留恋。

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毋怠毋荒。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之相对,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惧罹灭种之极戮,冀沾安抚之洪恩。从兹相率投降,归顺至化,尽革先心,聿修厥德。将不出户,兵不血刃,举寇仇皆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上行下效,率土清宁,不动干戈,坐致太平矣。

如上所说,则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克明明德,诚明一致,即凡成圣矣。其或根器陋劣,未能收效,当效赵阋道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不敢告者,即不敢为。袁了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俾造物不能独擅其权。受持功过格,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善恶纤悉皆记,以期善日增而恶日减。初则善恶参杂,久则唯善无恶。故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转无子孙为多子孙。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行为世则,言为世法。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屈?

或问:格物,乃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致知,乃推极吾之知识,必使一一晓了也。何得以人欲为物,真知为知,克治显现为格致乎?

答日:诚与明德,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名虽有二,体本唯一也。知与意心,兼约自心之体用而言。实则即三而一也。格致诚正明,(此指明明德之明与诚明之明),五者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其检点省察造诣工夫,明为总纲,格致诚正乃别目耳。修身正心诚意致知,皆所以明明德也。倘自心本有之真知为物欲所蔽,则意不诚而心不正矣。若能格而除之,则是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孤圆朗中天矣。此圣人示人从泛至切,从疏至亲之决定次序也。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俾吾心知识悉皆明了,方能诚意者,则唯博览群书遍游天下之人,方能诚意正心以明其明德,未能博览阅历者,纵有纯厚天资,于诚意正心,皆无其分,况其下焉者哉。有是理乎。

然不深穷理之士与无知无识之人,若闻理性,多皆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若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或善或恶,各有其报,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此大觉世尊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

然狂者畏其拘束,谓为著相,愚者防己愧怍,为谓渺茫。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须知从凡夫地乃至圆证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弃其善因善果,而常造恶因,常受恶果,经尘点劫,轮转恶道,末由出离之流也。哀哉!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反省克念,俾吾心本具之明德,不致埋没,亲得受用耳。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纵情,纵毕生读之,亦止学其词章,不以希圣希贤为事,因兹当面错过。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向荣,亟欲取法之势,洵淑世良谟也。永嘉周群铮居士,发愿流通,祈予为序。因撮取圣贤克己复礼闲邪存诚之意,以塞其责云。

印光大师

后记

古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希圣希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可惜现代教育未能注重于此。故欲净化人心、社会和谐,抑或个人学习、教育子女,《了凡四训》这部书尤其值得提倡。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的学问与修养,为教育子孙而作的四篇家训,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义理精微周到。数百年来,流传于全国各地,为书香门第奉为“传家之宝”,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先生列此书为教育子弟必读第一书。千千万万的人因读过此书,认识到命运的真相,勇敢的面对人生,积极的创造自己吉祥、幸福的未来。

《了凡四训》这部书,对日本社会也有深远的影响力。日本著名汉学家阳明学大师安冈正笃先生,对本书推崇备至,建议日本天皇及历任首相视为“治国宝典”,应当熟读、细读、精读此书;凡有志执政者,应详加研究。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生,一生创立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他在总结人生和经商的经验时说:“我是严格按照《了凡四训》《菜根谭》以及佛教的六波罗密进行修养和从事商业管理的。”所以安冈正笃先生赞叹此书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

故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孝、不染恶习,宜与子女同读此书,则一室祥和、传家久远;为人师长者,欲学生品德纯正,学有所成,宜读此书,以身劝化,则师道自尊,教育落实;为官者,熟读此书,自能积功累德,为民造福;为商者,熟读此书,则取财有道,累富如法,大吉大利;受刑人熟读此书,则浪子回头,改过迁善……

深盼各界贤达提倡此书,熟读、深思、笃行,以创造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国家的美好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中华文化经典导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袁了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22432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3.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