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方等与张家台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对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方等遗址和张家台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的成果汇编,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临城段文物保护项目之一,是对于临城张家台、方等遗址发掘保护的考古工作总结。两处遗址均出土了较为丰富的汉代遗迹和文物,对于研究汉代当地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上篇 方等 章 绪论 节 遗址位置 第二节 遗址概述 第三节 发掘经过与资料整理 第二章 地层堆积及文化分期 节 地层堆积 第二节 文化分期 第三章 商中晚期文化遗存 节 遗迹 第二节 遗物 一 陶器 二 石器 三 骨器 第四章 战国至汉代文化遗存 节 遗迹 一 院落遗址 二 井 三 墓葬 四 灰坑 五 灰沟 第二节 遗物 一 陶器 (一)生活用具 (二)生产工具 (三)建筑材料 二 石器 三 骨器 四 蚌器 五 铜器 六 铁器 第五章 宋金文化遗存 节 遗迹 第二节 遗物 一 瓷器 二 陶器 三 蚌器 四 铜器 1.铜镜 2.铜钱 五 铁器 第六章 初步认识 节 商中晚期文化遗存 第二节 战国至汉代文化遗存 第三节 宋金文化遗存 附 表 下篇 张家台 章 绪论 节 遗址位置 第二节 遗址概述 第三节 发掘经过与资料整理 一 发掘经过 二 资料整理 第二章 地层堆积及文化分期 节 地层堆积 一 典型剖面举例 二 堆积概况 三 堆积层位关系特点 第二节 文化分期 一 西汉遗存 二 宋元遗存 三 明清遗存 第三章 西汉遗存 节 遗迹 一 灰坑 1.A型圆形坑 2.B型椭圆形坑 3.C型长方形坑 4.D型不规则坑 二 灰沟 三 水井 第二节 遗物 一 陶器 1.泥质灰陶 2.夹砂夹云母红陶 二 石器 三 铁器 四 铜器 第四章 宋元遗存 节 遗迹 一 灰坑 1.A型圆形坑 2.B型椭圆形锅底状坑 3.C型方形锅底状坑 二 灰沟 第二节 遗物 第五章 明清遗存 节 遗迹 一 灰坑 二 灰沟 第二节 遗物 第六章 初步认识 节 西汉遗存 一 遗迹分布特点 二 遗迹与遗物关系 三 分期 四 时代 五 遗存性质 第二节 宋元和明清遗存 第三节 结语 河北平原中南部汉代聚落遗址的初步认识 一 河北平原中南部汉代聚落的考古发现 1.永年何庄遗址 2.永年榆林遗址 3.井陉南良都遗址(南良都2号遗址) 4.张家台遗址 5.方等遗址 二 关于张家台遗址的性质 三 河北平原中南部其他汉代聚落遗址的性质 四 从河北平原中南部汉代聚落遗址出发的几点认识 附 表 后 记 图 版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方等与张家台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河北省文物局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51915 |
| 开本 | |
| 页数 | 1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7-12-01 |
| 首版时间 | 2017-12-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8.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