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戏曲研究 |
| 内容 | 作者简介 目录 前海学人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戏曲研究和创作 ——读《郭汉城文集》心得 “‘尚长荣三部曲’与上海京剧院的艺术实践” 研讨会专辑 “尚长荣三部曲”带来无尽思考 ——且说个人化艺术创造的价值 从“君父”形象破裂到德化人格重建 ——“尚长荣三部曲”再思考 从时代中的“尚长荣”到“尚长荣时代” ——改革开放40年“评尚”历史脉络及启示 “尚长荣三部曲”的美学价值和历史贡献 文化自觉与精神缺憾 ——论“尚长荣三部曲”的当代价值 京剧表演流派的消长与嬗变 ——由京剧净行“尚派”成立问题而生的思考 深度访谈 用舞台湾闽南语言构建“人文新淮剧” ——青年剧作家管燕草访谈 戏曲文献 略谈《古本戏曲丛刊》中的几部碧蕖馆旧藏传奇 胡介祉《谷园文钞》稿本中所见戏曲文献及其价值 盐谷温《太和正音谱》排印本研究 《图画日报》戏曲史料述略 中国口述戏剧史料研究刍议 戏曲史 叙述·立场·记忆:戏曲文学中的灾荒叙事 “正生上起”与“花面冲场” ——晚明清初风情喜剧中士商关系之讨论 从日藏《唐人相扑》装束看清代中国戏曲的在日传演 少数民族戏曲 藏族格萨尔史诗:从说唱到戏剧文本书写 傣剧与德宏傣族的文化记忆 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杨家将故事考察 ——以契丹射鬼箭仪式与杂剧《昊天塔》为中心 安多藏戏表演的审美特征及其传承 岭南戏曲 十三行行商与清代戏曲关系考 1949 1951年粤剧“戏改”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学术动态 薪火相传 以启山林 ——“钱南扬学术成就暨第八届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2019年度约稿专题 内容推荐 《戏曲研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办,创办于1957年,1980年复刊,是当代戏剧目前创办早的学术杂志之一。 《戏曲研究》自创刊起,坚持继承与发扬中国艺术研究院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术传统,坚持严谨朴实的学风,努力把刊物办成高水准、专业性强的学术刊物。 《戏曲研究》的栏目主要有:“理论美学”、“史学研究”、“戏曲文学”、“东方戏剧”、“宗教戏剧”、“比较戏剧研究”、“作家论坛”、“表导演艺术”、“舞台艺术”、“戏曲与电视”、“戏曲音乐”、“地方戏剧种”、“剧坛人物”、 “文献考证”、“少数民族戏剧”、“新著评价”、“中外交流”、“海峡两岸”、“戏曲遗产”、“深度访谈”等,在靠前外学术界、文化界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是各大图书馆、各大高等院校中文系以及各艺术研究所订阅的主要刊物之一。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戏曲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主编王馗 |
| 译者 | |
| 编者 | 编者:王馗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6330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3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4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9-1 |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98 |
| CIP核字 | 2019019445 |
| 中图分类号 | I207.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21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42.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