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作者欧阳军喜,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本选题是作者近十多年来围绕“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这一主题所写的文章的汇编。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民众动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章的角度各有不同,或注目于思潮,或集中于人物,或偏重于事件,或聚焦于文本。除很后一篇外,其他文章都已公开发表过,但为了保持体例一致在收入本选题时稍有改动。 作者简介 欧阳军喜,1965年生于湖南。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著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历史与思想:中国现代目前的五四运动》《共和大业——聚集1911》等。 目录 \t前言 \t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t1921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 \t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思想的演变 \t时代思潮与青年的思想转变 \t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 \t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 \t20世纪30年代两种中国近代史话语之比较 \t中国问题与欧洲经验:托尼及其中国经济史研究 \t文化自觉与理论自信:新启蒙运动中的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 \t胡适与太平洋国际学会——兼论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两难处境 \t历史要重演吗?——1948年的周鲠生、胡适之争及其意蕴 \t马克思主义与民众动员 \t哲学与革命: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政治意义探析 \t一二九运动再研究:一种思想史的考察 \t学运与党争:以1937年北平“五四事件”为中心 \t《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影响 \t“五四”的变奏:1946-1947年的“新五四运动”述评 \t再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业社会主义”问题 \t历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t抗日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观 \t十月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建构 \t延安时期学习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影响 \t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术中国化”运动 \t思想史视野中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例 \t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欧阳军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92901 |
| 开本 | |
| 页数 | 35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5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