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纪念张忠培先生文集:学术卷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为纪念逝世的张忠培先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倡议出版《纪念张忠培先生文集》,分两卷,本书为其中之《学术卷》。书中收录的数十篇学术文章,其内容涵盖文博考古学的许多方面,汇聚了当下的学术热点和争议问题,展示了文博考古学的近期新成果。这本书的出版,让考古文博学的丰硕成果有所展现,既是对张先生一生的告慰,也能使读者体会到一代学者宗师的苦心孤诣。 目录 天津旧石器遗存发现与研究述要 认知“元君庙模式” 关于昂昂溪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史前城址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中国北方牧业文明的兴起 “牙璧”新说 江苏东山村M97发现的意义 凌家滩:多元“中华文明”的一元之源 牛河粱遗址西阴期红山文化陶器的分期与谱系 “元君庙模式”在史前墓地研究中的运用――以大南沟石棚山墓地为例 推理良渚“琮王”――从魍魉世界到古礼天下 张忠培与良渚的考古情缘 良渚刻画符号与字源学探索――读《良渚文化刻画符号》 探寻华夏文化的主根脉一以渭河流域庙底沟文化考古发现为例 “华县滑南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张忠培先生与泉护二期文化 冀东地区龙山及青铜时代文化初识 齐家文化镂空陶器的分期 白敖包遗址遗存特征及其性质 转场游牧的起源: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民族考古学的尝试 先商文化商式鬲探源 燕国崛起之路 义方彝研究 黎城探古 楚人用牲述略 浅析“唐汪式陶器”――兼论唐汪类型与苏贝希文化的关系 从陶寺北墓地春秋时期的祭祀遗存看晋国的墓祭 三晋两周地区出土圆形当卢研究 巴泽雷克墓地及年代问题 张家口与长城文化带 吉林地区古文化古城古国――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为例 凤林文化初识 戚家围子墓地遗存的年代与性质 渤海史研究二题 孙默墓志载初二年再检讨 天津盘山历代摩崖石刻纪略 千像寺造像表面微生物清洗方法初探 永乐青花三足炉与成化鸭形香熏考 明清宫廷牡丹及牡丹文化略考 浅谈探方基点位置 关于陶瓷考古若千问题的思考 石家河遗址聚落考古的理论与实践 蒙古考古学习心得 发人深省的思考――读张忠培先生《考古学的局限性》 考古学的中国深度――张忠培先生的文化演进论 从师学考古,三年有一得――中国特色考古理论体系核心思想浅谈 胸怀全局一盘棋――记张忠培先生任上的故宫博物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纪念张忠培先生文集:学术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故宫出版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故宫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411127 |
| 开本 | |
| 页数 | 4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8-05-01 |
| 首版时间 | 2018-05-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5.8-54 K8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