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情·味·境 本土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植根于中华沃土的中国古代文论,有着与西方文论迥乎不同的话语体系和范畴概念,“缘情说”、“滋味说”、“意境说”即是中国文论中影响优选且拥有本土特色的文学、诗学主张,在中国文论史、文学目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书收选了20世纪以来《文史哲》发表的周汝昌、凡、王树仁、孟二冬、罗钢、徐子方、查洪德、陶礼天等名家的20余篇论述“缘情说”、“滋味说”、“意境说”的宏篇佳作,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文论的特质和内在机理。 作者简介 目录 缘情说 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周汝昌 情感本体与刘勰关于文学价值的普遍设定李咏吟 呼唤真情的理想之歌——论汤显祖的美学思想姚文放 说“情”——《红楼梦》艺境探微凡 袁枚性灵派在近代的影响王英志 生命:悲怨文学的活力之源徐子方 滋味说 “滋味”解说姜小青 诗味新解林兴宅 中国古典诗学诗味理论的美学阐释杨景春 知音与知味:论《文心雕龙》的知音批评模式陶礼天 意境·境界说 意境论王树人 意境本体探微章启群 学说的神话——评“中国古代意境说”罗钢 论中唐诗人审美心态与诗歌意境的变化孟二冬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程相占 本与末——王国维“境界”说与中国古代诗学传统关系的再思考罗钢 “境界”说与王国维之语源与语境彭玉平 附录 “物我双会”说——中国古代的艺术观照方式论祁志祥 “理感”说与中古诗学的突破曹胜高 时空视阈下的审美心胸理论詹冬华 论“自得”查洪德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情·味·境 本土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广璜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62821 |
| 开本 | |
| 页数 | 4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