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国那些牛人们
内容
编辑推荐

吴起杀妻为求将——一个屌丝的成功之路;

信陵把剑膝前横——高富帅的乐与怒。

拉下英雄的面具,还原历史的真实。

赵家三郎所著的《战国那些牛人们》——人性解读历史的重磅之作,战国的几案上,排满了中国人的“杯洗具”。

内容推荐

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画卷上,春秋战国时代注定是最浓重墨彩的一笔。在那个激荡的年代,在血与火的交织中,种下了中华文明的根。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也。”任何文明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苏秦、商鞅、吴起、孙膑、荆轲,信陵君、孟尝君,这一个个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如漫天璀璨的星辰,闪耀在中国的历史天空上。他们或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或纵横捭阖玩各国于鼓掌之上,历史是一盘大棋,而他们就是那下棋的人。下棋拼的是智慧,而这些牛人们正是中华智慧的开启者。

赵家三郎所著的《战国那些牛人们》以幽默轻松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那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乱世中的形形色色的牛人们。《战国那些牛人们》中介绍了荆轲,专诸等热血刺客,孙武,孙膑等兵家之祖,管仲商鞅等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的历史人物。

目录

【刺客篇】

 第一章 荆轲篇◎水货是怎么炼成的

 第二章 曹沫篇◎千古刺客第一人

 第三章 专诸篇◎成功有时很憋屈

 第四章 豫让篇◎月亮代表我的心

 第五章 聂政篇◎猛人办事只拔剑

【武将篇】

 第六章 田穰苴篇◎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第七章 孙武篇◎至今还在影响世界的人

 第八章 孙膑篇◎智慧如同破敌箭

 第九章 吴起篇◎男人不只一面

 第十章 乐毅篇◎从来没有人如此

 第十一章 田单篇◎秘书也疯狂

【政客篇】

 第十二章 管仲篇◎九合诸候一匡天下

 第十三章 晏婴篇◎闯荡江湖全凭嘴一张

 第十四章 伍子胥篇◎仇恨令人丧心病狂

 第十五章 熊胜篇◎白氏始祖乱荆楚

 第十六章 商鞅篇◎还你一个明媚的春天

 第十七章 苏秦篇◎忽悠!永无止境

【战国四公子篇】

 第十八章 孟尝君篇◎只是鸡鸣不狗盗

 第十九章 平原君篇◎才能其实很一般

 第二十篇 春申君篇◎名利让人头晕目眩

 第二十一章 信陵君篇◎热血战国侠客行

【玩刀的】

 第二十二章 扁鹊篇◎科技以人为本

试读章节

他本该是母亲膝下孝顺的孩子,妻子心中体贴的丈夫,孩子眼里慈祥的父亲,他的前途本是美好的,他将来可以做一名好厨师或者屠夫。命运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刻是巧克力还是白糖,当他遇见那人时整个吴国的天空忽然变了颜色。

那个人叫伍员,字子胥,是一个被仇恨折磨得丧心病狂的人。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实在是在楚国混不下去了,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为此目的,他不择一切手段。当他第一眼看到专诸时,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吴越春秋》记载)。

《史记·刺客列传》中说伍子胥知专诸之能,究竟是怎么个“能”,最通俗的理解为,是能用得上的“能”。

伍子胥敏锐的政治嗅觉告诉他,这个人以后能用得上,带上他,一起走。

专诸沉默寡言,很少说话,他什么也没有说,跟着伍子胥就走了。他不希望一辈子做平庸的屠户或者厨师,那不是他的理想(专诸好像也没啥理想)。

伍子胥进见吴王僚,施展口舌之能,他向吴王僚陈述种种攻打楚国的利处(说以伐楚之利),伍子胥迫切地需要吴国的力量,来实现为父兄报仇雪恨的夙愿。

吴王僚有些犹豫。

伍子胥掩不住内心的狂喜,他的夙愿没想到很快就要实现了。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在他头上泼了冷水。他是公子光,吴国的王公贵胄。他反对说,伍员父兄都被楚平王杀死,所以伍员才力主攻打楚国,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

吴王乃止。

公子光说的在理,他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他刚从战场下来不希望再次冒险;第二,他在给伍子胥发信号,让他看清吴国真正的主人是谁。

英雄所见,大致相同。

伍子胥看出公子光有弑君夺位之意,以他锐利的政治眼光来看,不久的将来公子光必杀吴王僚取而代之成为吴国新君。想要令吴国出兵,势必要先过了公子光这一关。

伍子胥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他叫专诸,一个籍籍无名默默无闻的人。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讨好公子光的了。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在他的身边安插个心腹,而自己领着熊胜跑到乡下去建设和谐新农村。

在伍子胥看来,专诸不过是枚棋子,完成他最终复仇目的的一颗棋子。

既然是伍子胥介绍过来的人,不会错的。公子光也不是一般人物,他当然明白这点,对专诸很客气,施以厚遇,每顿四菜一汤,有酒有肉,吃龙虾蘸大酱,好吃好喝地养着他,这一养便是很多年。

公子光之所以愤恨不平,有弑君夺位之意,原因有段历史。

公子光他爹吴王诸樊,这老头比较仁厚,他有三个弟弟,依次是余祭、夷昧和季子札。三个弟弟中季子札最为贤明,所以诸樊没立太子,想兄终弟及接力棒似地传给季子札。在纷乱的春秋战国王室中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俨然一个模范家庭。

把《史记》读到这里,我倒是想起了后世宋太宗时期的“金匮之盟”是不是源于此处。公子光他爹想得很好,也勇敢的这么去做了。事实证明,在君王承传的过程中保证按预期的设想传承的难度系数比较大。你想把王位传给季子札,你知道人家愿不愿意?  诸樊死,余祭继位。

余祭死,传给夷昧。

夷昧死,本当传给季子札。

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出现了,季子札逃不肯立。

听说过有逃学的,逃婚的,还真很少听说给个国家总统不干的。假如季子札不生在帝王之家,很可能是名垂青史的贤士。

季子札是位贤士,他对王位不感兴趣,好像很难理解,但其实不难。我们把国君当作一种职业的话,就好理解了。人家季子札就是喜欢画个画,作个曲,写写诗什么的,对当吴国国君不感兴趣。

提到贤士不得不多说几句,最著名的当属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在一片竹林下的七个闲人,主要工作是喝酒唱歌抬杠子,闲来背后骂领导,没事还来个裸奔啥的。属于那种人家吃饭他睡觉,人家睡觉他唱歌的人,总之行为乖戾,彰显个性,就是要与正常人不一样,将精神分裂症早期症候群表现得淋漓尽致。

季子札无疑是这类人,逃不肯立,或许是在模仿某位古人吧!

国不可一日无君,吴人乃立夷昧之子为王,即吴王僚。

公子光之所以不服就在这里,按照他爹诸樊的遗命,论资排辈的话应该是他继承王位才对。

为什么呢?看下面——

诸樊是老大,公子光是老大的儿子。

夷昧是老三,吴王僚是老三的儿子。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他们两人的生卒年已经无法考证,不知道谁大谁小,不过吴国人弱智到连辈分都搞不清楚?我想公子光对王位可能是一种错觉。

公子光说的有他的道理:“如果按兄弟次序,季子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

人生的失意之处在于本该是你的却被别人夺了去。

所以公子光很郁闷,很愤怒,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难道吴王僚看不出公子光的险恶用心?

P6-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国那些牛人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家三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541082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1.09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9
16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