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苍穹作证/星球大战后传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睡眠罩发出轻微的电刺激,将塔阿罗阿从小憩中唤醒。这一觉只有三十分钟,但睡得很沉。每次飞船进入超空间,塔阿罗阿都喜欢来这么一觉。飞行在超空间里纯粹是做“盲航”,无法用仪器监测到什么,无法用肉眼观察到什么,外面只有虚无飘渺的光流。在超空间里什么事都不会发生。或者可以说,发生任何事也无法补救。

所以这是睡觉的好时间。

十年来,塔阿罗阿无数次做过这个梦。除了先后顺序稍有不同外,甚至细节都一个样。当年,那位中年人给他们描绘的外星世界宛如仙境,诱人神往,但极不真实。那时候,每次塔阿罗塔从树洞里听讲回来,躺到自家小木屋的床板上睡下后,还多次梦到过那些光怪陆离的异星世界。星星宛如水晶,银河好似瀑布。

如今,塔阿罗阿回想起在阿玛度过的少年时光,反而会生出同样的恍惚。当年的经历和后面这二十年的旅程,到底哪个是真的?

二十年前,塔阿罗阿还是阿玛行星上一个中等村落——乌扎村里的少年。他和同伴们一起在村外粘桃林中遇到安达,一个偷偷入境的银河联盟基层巡视官。这位外乡人向他们讲述梦幻般的银河文明,还有阿玛社会的真实历史。想当年,梳着长辫的塔阿罗阿经常问这问那,安达很喜欢他。能有听众引起话头,主讲人就可以介绍更多的细节。

阿玛解放后,银河联盟保卫局在这里建立起天顶星舰队基地,大量本地人应聘务工,成为接触外界文明的先驱者。塔阿罗阿刚一成年便报名参军,然后和几个伙伴一起,成为阿玛自治行星上第一批联盟军人。他们没有选择在本乡本土服役,而是去了其它舰队,就是为了打开眼界,扩展见识,亲身领略安达描绘给他们的世界。

再往后十几年中,这群阿玛籍战士在星海中穿梭,几乎成为家乡星球上见识最广的人。他们早就洗去了当年的蒙昧。光看言谈举止,谁也不会想到他们来自一个刚刚告别中世纪的传统文明。同时,塔阿罗阿和伙伴们也已经褪去当年的天真,成为合格的军人。

只是,每到执行重大任务之前,他都会做这个梦。或者说,这个梦届时会来找他。提醒他面对一个新的挑战前,要做什么样的精神准备。

如今,塔阿罗阿是银河联盟保卫局一艘特别巡逻舰的舰长。睡醒后,他用一分钟时间整好军服,跑步进入指挥室。还没开口,他的视线就被观察窗外面密布的群星吸收住了。十几年里,从军校学生到下级军官,各式各样的天体他见多了,但从未见过这么稠密的星群。

他们正要进入银河系里最大的星团——子旋臂星团。将近一千万颗恒星聚集在直径一百五十光年的天区里。每立方光年中平均密集着十个星系。在星团核心区,从某一点向任何方向飞过十分之一光年便会遇到一个星系,一立方光年里聚集着几百个星系,而且往往是多星系统。加在一起,星星密得宛如闹市的街灯。星团中央还有一个巨型黑洞,直径达到一千万公里,拖着整个星团朝着银河系中心飞去。

二十亿年前,银河系的子旋臂还不存在。如今构成子旋臂的天体里,大部分曾经属于一个独立的矮星系。它被银河系巨大引力所俘获,慢慢拉近,最后融入银河。在这个过程中,位于矮星系边缘空域里的恒星系绝大部分都被扯散,各种天体按照新的引力分布状态重新排列,矮星系本身延展成银河系一条外形不甚规则的小旋臂,远远地伸向银心。只有矮星系的小小核心还坚守着聚集状态,象被剥光果肉后剩下的果核,褪变成一个巨型星团。

七亿年后,这个星团也将汇入稠密炽烈的银核,结束自己的一生。不过那太遥远了。如今,以子旋臂星团为核心的一片宇空组成了银河联盟的一个省份——星团省。这才是塔阿罗阿要面对的现实。

在银河联盟正式官方文件中,从来不存在“联盟左翼”、“联盟右翼”之类的字样,但在习惯上,人们将处在子旋臂中的五个省称为“联盟左翼”。它们分别是马丁省、子旋臂省、星团省、联合省、普安纳曼省。这五个省与被称为“联盟右翼”的父旋臂之间隔着厚实的银核。天高路远,社会离心倾向严重。在这五个省里,星团省离银核最近,离联盟右翼的区域也最近,然而却是离心倾向最重的一个省。

“舰长,还是没有发现那条船。”巡航官阿古达斯克来到他身边,忧心忡忡地拿出侦查数据。“依我看,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实用的航线,能够在这片宇空中随意进出超空间。而我们没有掌握航线,只能瞎碰硬撞。”

阿古达斯克也是最早入伍的阿玛伙伴之一。十几年来他们一起摸爬滚打,齐心协力。保卫局特意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发挥同乡之间的合作能量。现在,这只被命名为“阿玛”的侦查舰已经在保卫局中屡立战功,上面有八成官兵来自阿玛自治星系。

“我们已经深入到星团范围多少光年?”

塔阿罗阿口里提问,眼睛却离不开那群密密麻麻的星。不,它们不是一群星,仿佛是一个深渊在吸引着他。现在他已经无法看清银河的形状,目力所及范围内,到处都是炽红色的老年恒星。它们把银河的其它部分远远地挡在身后。

“已经深入星团内层四十光年,正靠近星团最稠密的宇空。”

这么深啊!塔阿罗阿没有说话。他走到观察窗跟前,眺望致密的群星。在银河系其它地方如果眺望太空,天体都是稀疏地分布着。但在这里,它们就象游乐场的灯光一样密集。在阿玛号侦查舰的右方和下方便各有一个恒星系,距离近到只有五千亿公里,可以同时看清那两颗恒星的轮廓。

再看星团的核心区,群星简直密集成一团黄红色火球,在官兵们的感觉里,他们这艘侦查舰并非正在星群里穿行,而是正在扑向这团烈火。

作为巡航官,阿古达斯克的主要工作是与航线打交道。银河系如果算上最外层的银冕,直径达三十二万光年。单单是文明密集区的银盘,直径也有十万光年。但对于以光速巡航的飞船来说,它并不算多么辽阔。一艘飞船离开超空间,返回正常空间后,其速度接近光速。这段时间里它的机动性能最差,必须先降到每秒数千公里的“行星际速度”后才能做机动飞行。因此,选准逸出超空间的位置便显得十分重要。如果逸出点附近有恒星、黑洞、脉冲星、小行星带,或者一头扎进某片稠密星云,飞船便会在太空中粉身碎骨,无影无踪。

所谓银河系的恒星际航线,就是一个个超空间逸出点,只有从那里回到正常空间才可以确保飞船安全。基于同样的原因,银河系里有些区域完全不适合做恒星际飞行,成为宇航禁区。自从文明进化到恒星际范围后,无数探险家、科学家前赴后继,才慢慢积累下这些逸出点和飞行禁区的位置。

子旋臂星团就是最典型的飞行禁区之一。在它的核心层,两个恒星系间只隔着些许空间,飞船如果在逸出时稍不准确,在引力作用下很容易撞入某个恒星的烈焰中。所以民用航线都要远远躲着它,星团省虽然以这个著名宇标来命名,其中有人居住的星球离这个星团本身也相当远。

只有探险家才敢投入它的怀抱。此外就是一些犯罪分子,他们会深入星团,试图以此逃避联盟执法机构的追捕。

然而,需要动用军方侦查舰追捕的犯罪分子绝非等闲之辈。塔阿罗阿收到的命令中写得很清楚,他要追捕的人名叫杜兰,是左翼分裂主义极端派的领袖之一。联盟安全局怀疑二十年前就是此人组织刺客暗杀了家园党领袖斯凡特维德,从此将左翼独立政治运动引向暴力。

“他们现在到了哪里?”塔阿罗阿问自己的弟兄。除了阿玛号,联盟保卫局侦查总队还派了三艘侦查舰投入围捕行动。只不过这些舰艇并非与阿玛号同行,它们分别从其它军港启程向这里集中。

“他们深入星团都不足十光年。”阿古达斯克看过数据后回答道:“星团内部好多地方没有纳入银河定标星图,他们不敢飞得太深。和我们一样,也是边探路边前进。”

“所以杜兰才敢藏在这里!”塔阿罗阿坐下来,狠狠地一拍扶手。“他在赌我们没人敢深入这团烈火。”

“大哥,你是要……”

“放弃定标星图,我们要找自己的路!”

指挥室里这些核心军官都是同乡。他们闻听此言,一起停下来望着他们的舰长,望着他们的老大哥。就在这时,一名监视员大喊道:“他们出来了,就在我们下面!”

一艘渡宇级飞船从阿玛号腹下方位逸出超空间,以亚光速朝它们飞来。阿玛号完全无法闪避可能的打击,只有迅速竖起保护罩。几乎在逸出超空间的瞬间,四枚动能弹就从敌舰上射出,以每秒二十多万公里的惯性速度飞向阿玛号。动能弹没有爆炸部,只是一根实心金属条,靠撞击来毁损敌舰。以这么高的速度,一艘军舰如果被它射中,就会象挨了刀切一样被分割开。阿玛号无法闪躲,只好将能量罩延伸到十几公里之外,以求抗拒这些光速之箭。

P2-P6

书评(媒体评论)

虽是《星球大战》的续写,却也深得原著精髓。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拘泥于原著,而是从原著的漏洞强力切入,加上作者超越一般的想象,最终为读者呈现出一场瑰丽而宏大的银河战争史诗。

——新锐科幻评论家,《世界科幻小说简史》作者 萧星寒

《星球大战后传》源起于美国科幻,而归根至传统仙侠,中西合璧,天衣无缝。郑军这三卷得意之作,是拥有深厚底蕴的真正秘笈。

——著名奇幻作家,《奇幻世界》前主编,《阿飞幻想》出版人 朱俊飞

这是一套真正“不朽”的传奇,以俯瞰当今文明的“苍穹”大视野,成就东方哲学意蕴下的星战!以郑军式的深邃创造力和深刻批判力,带给我们澎湃的震撼力。

——著名武侠作家 王晴川

郑军的科幻小说向来磅礴大气,在展开科学幻想翅膀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对浪漫主义美学的追求。

——著名恐怖小说作家 庄秦

《苍穹作证》:将星战进行到底!

——著名科幻作家 钱莉芳

目录

第一章 有扇门没打开

第二章 在那天到来前

第三章 宇宙也有暴风雨

第四章 从未爱过他们

第五章 只羡双星不羡仙

第六章 战端开启

第七章 烽火银河

第八章 向银心进发

第九章 最后的战斗

第十章 苍穹作证

序言

2012年上半年,有两部旧电影的3D转制版登上大银幕。一部是《泰坦尼克号》,一部是《星战前传之魅影危机》。后者被称为“电影史新开端”(诺兰语),似乎在中国没培养起足够的粉丝。不过,在这个不多不少、不温不火的粉丝群里就有作者本人。你将翻开的这部书,便是一部构思完整、前后创作十年之久的同人小说。

不同于欧美星战迷,这个系列故事在我心目中主要是小说而非电影。1981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星战故事,便是阅读电影小说《星球大战》,次年又买到《帝国反击战》。当时电影并未引进。文字激发的想象力总胜于画面,所以到了1988年,我在天津电影资料馆真正看到电影时,反而觉得没有小说来得精彩。

当年这两部小说在剧情基础上作了很大发挥,与电影中突出牛仔索罗的倾向不同,小说主线是卢克的成长。一个偏远地区乡巴佬的养子,如何卷入整个世界的核心斗争,并起到决定作用,所有男孩子都喜欢这样的故事!

我就是被它领进了科幻大门。

1986年我进入大学后,就开始给它写同人故事,不过没写完。

1999年夏,《星战前传——魅影危机》在中国公开上映。正是看完这部前传,让我决心写完那个同人故事。当时我已经开始小说创作,并出版了长篇。从专业角度来看,《星战前传》的故事相当之弱,弱到我这个粉丝都想卷起袖子来自己写,于是就完成了新系列第一部《不朽神皇》,它很快就获得出版,我又马上写出它的第二部,也是迅速就得以出版。

接下来我却卡壳了,计划中要写三部曲,我需要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必须够宏伟、够深刻、够神秘,配得上这个系列的威名。

2005年,我在重庆一座县城里悠闲地散步,心里重温着星战故事。突然间那条主线便出现在脑海里。仿佛不是我在构思,而是原力于冥冥中将它灌进我的脑子。不过当时我仍没有动笔,我要让它成熟、再成熟,直到2009年,我才再次打开所有文件,将这个系列从头到尾修改、彻底调整,然后完成第三卷。

下面,你们将看到这个修改后的完整的系列,它保留了许多星战风格。原作染着淡淡的宿命感,它是主题,更是情绪。新作将它的浓度提高了十倍!几万年银河文明的历史,无数人奔走、谋划、争斗、爱或恨,只是原力自我平衡的工具。小说有着鲜明的画面感,一些情节仿佛电影分镜头剧本。那段时间里,每天写作前,我都要先听几段星战插曲来调动情绪。所以小说甚至有音乐感,希望你能从字里行间听出曲子来。

甚至,人物取名的方式都依从星战。原作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来自于世界各地宗教神祇名,新作也是如此。为此,我收集了从北欧直到太平洋诸岛各地的神祇之名,用它们给人物起名。小说中正一号和反一号的名字就分别取自拜火教中“善神”与“恶神”。

当然,小说之于修改前有更多创新。原作有一大一小两个漏洞,小的缺陷是莱娅公主的下落,她拥有武士血统,但没有完成修炼,显然这是为制作续集打埋伏。但我们最终没有看到成为武士后的公主有哪些丰功伟绩。新作中,莱娅公主几乎是全部情节的隐蔽线,她在死后影响了整整一千年的历史进程。

二是帕尔帕丁为什么要当皇帝,搞独裁?作为一部主打青少年观众的电影,卢卡斯没必要深究其动机——他是大坏蛋——这个解释足够了。不过对于已经长大的星战迷,这根本不够。帕尔帕丁是个修道士,绝对权力于他又有什么意义?必须给出能让三十岁读者也信服的解释。当然,不仅仅要圆这两个漏洞,同时也是给新作建立起新的情节推动力。我自认为在创作中完成了这个任务。

卢卡斯没有利用天文知识来释放出太空的炫目之美,新作则引进大量天文概念——白洞、黑矮星、宇宙射线爆发……这些刚刚出现没几十年的新名词,都成为太空英雄们奋战的背景。作为小说情节的主线,我在描写银心黑洞时借鉴了不超过十年的最新天文观测记录。之所以这么做,不仅是为了让小说更硬,主要是为了让小说更美,更有画面感。太空是人类能够看到的最美景观,为什么不把它写得更充分呢?

我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已经超过十部,属于“太空剧”的却只有这一个。它并非我悉心规划的创作方向,只是在圆延续三十年的童年之梦。当你阅读本书时,请将它的缺点归于作者本人,而将它的长处归于星战——所有星战迷共同的精神家园。

原力与你同在!

内容推荐

《苍穹作证/星球大战后传系列》编著者郑军。

《苍穹作证/星球大战后传系列》内容提要:为了解决死星三号带来的危机,玛希塔曾与银河联盟军方实权人物对抗。事后隐身群星,二十年不见踪影。

如今,银河联盟再度面临分离,各派力量厉兵秣马,脆弱的和平随时会被击碎。就在即将摊牌的前夕,军方高层仍然不忘新武士的存在,想斩草除根,避免她与敌对力量结盟。他们散布黑暗武士复现银河的谣言,吸引玛希塔献身。

大出他们意料的是,黑暗武士不仅早已存在,而且已经加入反叛力量,为他们建造一种能够决定战争胜负的超级武器。玛希塔觉察到原力即将失衡的危险,主动现身,向联盟当局告之当前的危险。

银河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火,被一次政治危机所引燃,双方集中上万艘飞船,在宽阔的星海间争来夺去。然而,决定胜负的却是两艘奇特的飞船,只有它们能穿透银心黑洞,进入超空间,在多维宇宙里阻击所有普通飞船。好在它们分属交战双方,才不至于令一方独霸宇宙。

然而,这场发生于超空间的最后决斗,不仅永远结束了太空战争,也让武士团队几万年的争夺划上句号。

在《星球大战后传系列(第3部):苍穹作证》结尾处,乔治-卢斯卡作为剧中人登场。作者以这个绝妙的结局,表示了他对偶像的崇拜。

编辑推荐

《苍穹作证/星球大战后传系列》编著者郑军。

《星球大战后传系列(第3部):苍穹作证》全书结构紧密,人物性格饱满,战争场面宏大。在情节上环环相扣,完整地解决了前两卷设定的谜团。最后将遥远的银河背景与地球巧妙联系,并以卢卡斯本人出场告终,抒发了星战迷的情感,可以吸引国内大量星战迷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苍穹作证/星球大战后传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63252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2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