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科学的认知基础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认知科学译丛:科学的认知基础》关注的是“什么使科学成为可能”。具体而言,人类心智、人类文明与认知发展的哪些特质允许并促进了科学行为呢?《认知科学译丛:科学的认知基础》就这类问题进行了阐述。这类问题属于边缘学科,并需要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及认知科学领域的学者共同合作解决。他们关注儿童以及职业科学家层面的成.人推理过程的认知、社会与动机基础。对所有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认知科学译丛:科学的认知基础》将会极有参考价值。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文章作者 部分 科学与先天性 章 导论:什么使科学成为可能? 第二章 人类演化与科学的认知基础 第三章 生物理解中的模块与文化因素:科学认知基础的一种实验方法 第四章 科学推理的根源:儿童期、模块性与追踪术 第二部分 科学与认知 第五章 没有语法的科学:严重失语症病人的科学推理 第六章 因果图与贝叶斯网:理论构造的认知与计算理论 第七章 科学中基于模型推理的认知基础 第八章 理解科学中认知的作用:分类构架的科学 第九章 理论化很重要,附加信息限制理论化的程度 第十章 先验信念对科学思维的影响 第十一章 因果性思考:实用的、社会的和科学的理性 第三部分 科学与动机 第十二章 充满热情的科学家:科学认知中的情感 第十三章 情感与认知评价 第十四章 社会心理学与科学论 第四部分 科学与社会 第十五章 分布式认知的科学认知 第十六章 童年时代的科学 第十七章 儿童能从证据中学到什么? 第十八章 披着白大褂的婴儿:为何儿童发展不能作为理解科学发展的充分模型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科学的认知基础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彼得·卡鲁瑟斯(Peter Carruthers) 等,魏屹东 编 范莉 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42479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6000 |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 印刷时间 | 2020-0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84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6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