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东亚佛学评论(第4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东亚佛学评论(第四辑)》是中央民族大学东亚佛教研究中心举办的“法藏与东亚佛教研究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了十一篇文章,两篇书评。其中法藏研究九篇,皆以传世文献和海外珍稀文献为依据,讨论法藏思想观念及文本等议题。华严宗研究两篇,一篇从翻译等角度讨论华严宗的观音诠释,一篇讨论伯亭续法对法藏华严判教思想的发展。两篇书评分别是关于《大乘起信论》的成书问题与中国儒道佛三教关系。 作者简介 刘成有,1964年出生,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央民族大学东亚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兼职有: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宗教学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台湾地区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佛教、中国哲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支那内学院和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研究,近期比较关注东亚《大乘起信论》历代注疏。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项,出版著作(含合著、翻译)1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本书诸篇文章的作者皆为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高校研究者。 目录 法藏研究 论法藏思想中觉与不觉之相生关系:以《大乘起信论义记》中若干章节为中心 昙迁与敦煌写本羽333V 法藏对《大乘起信论》的解读:要点及其反响 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之“疏记”传承 法藏《华严三昧观》研究 法藏《一乘教义分齐章》对唯识学思想的创造性诠释 法藏法界观的构造 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菩萨戒思想的圆融特质 《大乘起信论义记》中“觉”义思想 华严宗研究 伯亭续法对法藏华严判教思想的发展 中国华严宗的观音诠释 书评 千年疑案是如何被揭秘的 ——评《大乘起信论成立问题的研究》 从三教关系的角度理解佛教中国化 ——读牟钟鉴《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有感 Abstracts 编后记 投稿须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东亚佛学评论(第4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成有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6165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86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2-01 |
| 首版时间 | 2020-02-01 |
| 印刷时间 | 2020-0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48-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