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纳兰词全鉴(彩图全解版)/中华国学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纳兰词》,思履主编的《纳兰词全鉴(彩图全解版)》设置了注释、赏析、点评等栏目,从多角度将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及作家境况全面地展示出来,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掌握其精华。

本书体例科学、图片精美、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彩色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内容推荐

被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性德,现存词作349酋,刊印为《饮水集》和《侧帽集》,后多称《纳兰词》。词风淡雅又不乏真情实意,哀感顽艳却并不媚俗,感情简单质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广为传唱,一时有“家家传唱饮水词”之说。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字里行间,真情天然流动,饱合着美好的感情和纯真的激情。

思履主编的《纳兰词全鉴(彩图全解版)》收录的纳兰性德的词,是对纳兰性德情感的真实写照。纳兰性德是情深不寿的最佳典型,生命短暂却拥有很多故事。他用词章抒写自己所有的故事,一首首小词似乎信手拈来,却能掀起读者内心深处巨大的波澜。轻轻翻开这本书。透过婉丽隽秀、明净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不能如愿;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漩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这里。

目录

梦江南(昏鸦尽)

赤枣子(惊晓漏)

遐方怨(欹角枕)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剪)

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

天仙子(水浴凉蟾风入袂)

长相思(山一程)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酒泉子(谢却荼蘼)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生查子(散帙坐凝尘)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

点绛唇(别样幽芬)

点绛唇(一种蛾眉)

点绛唇(五夜光寒)

浣溪沙(泪浥红笺第几行)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浣溪沙(睡起惺忪强自支)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浣溪沙(五字诗中目乍成)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浣溪沙(肠断班骓去未还)

浣溪沙(旋拂轻容写洛神)

浣溪沙(十二红帘窣地深)

浣溪沙(藕荡桥边埋钓筒)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菩萨蛮(玉绳斜转疑清晓)

菩萨蛮(白日惊飙冬已半)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菩萨蛮(知君此际情萧索)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菩萨蛮(乌丝画作回纹纸)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菩萨蛮(梦回酒醒三通鼓)

菩萨蛮(乌丝曲倩红儿谱)

减字木兰花(晚妆欲罢)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

减字木兰花(从教铁石)

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

减字木兰花(花丛冷眼)

卜算子(塞草晚才青)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采桑子(凉生露气湘弦润)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采桑子(嫩烟分染鹅儿柳)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好事近(何路向家园)

一络索(野火拂云微绿)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雨中花(楼上疏烟楼下路)

清平乐(烟轻雨小)

清平乐(凄凄切切)

清平乐(才听夜雨)

清平乐(塞鸿去矣)

谒金门(风丝袅)

清平乐(孤花片叶)

清平乐(泠泠彻夜)

忆秦娥(长飘泊)

醉桃源(斜风细雨正霏霏)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眼儿媚(重见星娥碧海查)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摊破浣溪沙(林下荒苔道韫家)

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摊破浣溪沙(欲话心情梦已阑)

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锦堂春(帘际一痕轻绿)

河渎神(凉月转雕阑)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添字采桑子(闲愁似与斜阳约)

荷叶杯(帘卷落花如雪)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寻芳草(客夜怎生过)

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秋千索(药阑携手销魂侣)

忆江南(心灰尽)

浪淘沙(紫玉拨寒灰)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浪淘沙(野宿近荒城)

浪淘沙(闷自剔残灯)

浪淘沙(清镜上朝云)

鹧鸪天(冷露无声夜欲阑)

于中好(别绪如丝睡不成)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于中好(尘满疏帘素带飘)

河传(春浅)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虞美人(凭君料理花间课)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

鹊桥仙(倦收缃帙)

鹊桥仙(梦来双倚)

南乡子(飞絮晚悠飏)

南乡子(鸳瓦已新霜)

南乡子(灯影伴鸣梭)

红窗月(燕归花谢)

踏莎行(春水鸭头)

踏莎行(倚柳题笺)

临江仙(别后闲情何所寄)

临江仙(独客单衾谁念我)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雨)

临江仙(霜冷离鸿惊失伴)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唐多令(丝雨织红茵)

踏莎美人(拾翠归迟)

鬓云松令(枕函香)

调笑令(明月)

点绛唇(一帽征尘)

忆王孙(暗冷双缲郁金香)

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菩萨蛮(车尘马迹纷如织)

菩萨蛮(客中愁损催寒夕)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采桑子(深秋绝塞谁相忆)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清平乐(麝烟深漾)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浪淘沙(双燕又飞还)

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

满江红(问我何心)

水调歌头(空山梵呗静)

秋水(谁道破愁须仗酒)

苏幕遮(鬓云松)

淡黄柳(三眠未歇)

青玉案(东风七日蚕芽软)

青玉案(东风卷地飘榆荚)

海棠月(重檐淡月浑如水)

菊花新(愁绝行人天易暮)

附录

 纳兰性德行年录

 纳兰性德传记资料

 纳兰性德书简

试读章节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赏析

长相思,相思有多长?是“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还是“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如今行走在关外,你说你知道,一驿复一驿,思亲头易白。只是关外的天,苍凉的蓝。遍地都是橙黄的叶子,三两凄然,三两惆怅。一更,一更。所以明月落下的时候,浮起的是你的悲伤。

家乡还在,只是山高水长,路途残缺。四季还在,只是花开有时,昨日不再。这个异地的夜晚,寒冷温柔着你的骨头。乡关何处是?魂梦依稀时。

点评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1682年3月23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词的开篇,即指出到达塞上山水漫长,路途遥远。“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仿佛是一个赶路的行者骑于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而发出的感叹;又仿佛是亲人送了词人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

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那畔行”写的就是词人往前瞻望的目的地,也激荡出一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怀。而“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且想象一下那幅豪壮的场景,风雪之中,夜空之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的暖色调的黄色油灯,在群山里,一路绵延过去。多么壮观的景象!难怪王国维会将此与“澄江静如练”、“落日照大旗”、“大漠孤烟直”相提并论。

“夜深干帐灯”既是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入静的时候,正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这里的“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风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故园有家有亲人,有天伦之乐,有画眉之趣,让自己没有心思细听这风起雪落,没有机会思忖这温暖家门之外还有侵入骨髓的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地感觉到了风雪夜异乡旅客的情怀。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厌倦的心态。首先山长水阔,路途本就漫长而艰辛,再加上塞上恶劣的天气,就算在阳春三月也是风雪交加,凄寒苦楚。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境遇,让纳兰生出了悠长的慨叹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惫之心。

纳兰将塞上风景、行军神态,以及自身的怨思之情婉转道来,画面壮美中不乏相思柔情。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深受后人喜爱。

P021-022

序言

第一次读纳兰词究于何时,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第一次被纳兰词深深吸引却是记得颇清楚的。那是在有些遥远的日子里:高考已毕,北上入学报到的前夜。在整理行囊之余,无绪之中,拿来一本词选,信手翻看,无意之中竟看到了纳兰性德的那首《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当时的年岁是颇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便自忖找到了知音。于是捧着他的词,在初秋的院子里且行且吟,感觉自己仿佛已经受了几多山程水驿,来到了北方,再也听不见故园低低的呼吸了,眼前是一更的风、一更的雪和茫茫的夜。于是一种伤感之情兀自充满了小小的心灵,至于纳兰性德是谁,这首词好处在哪,却无甚心思注意到。

如今想来,这些做法固然有些孩子气。然而“喜欢”,究竟是难以言说的。恰如纳兰《少年游》中所言:“称意即相宜。”当然,纳兰这句说的是爱情:深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常常要问:“你喜欢我什么啊?”答案其实真的颇简单,爱就爱“称意”这两个字啊!看着你,眼睛觉得舒服;听到你,耳朵觉得舒服;摸到你,手指觉得舒服;闻着你,鼻子觉得舒服……就是称意。称意了,便即相宜了。然而以此解释我们缘何喜欢某一首诗词,我以为尚不足也。

诗词是有意舍弃了文学和生活的表象的,直指人的心灵和灵魂,与我们的情感最微妙之处相联,与人类的生命节奏相关。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其实常常都会有一种朦胧的韵律,如清波之渺渺、荷香之淡淡、杨柳之依依。

当我们读到某一首诗词时,内心的这种韵律便会涌出,与诗词中的节奏、旋律产生共鸣,每逢此时,我们便会被一首诗词打动了,尽管它们有时并不甚高明。然而,对于这两种心灵韵律的契合,我们并不总能详加体察。诗人本人风花雪月的故事,爱恨情愁的演绎反而更能打动我们。然而,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共振、情感的牵结、灵魂的交谈。我们喜欢某个人,一定是他或他生命的一部分打动了我们。对于纳兰来说,尤是如此。

严格说来,纳兰的词是“仿”出来的,若依启功先生的说法:“唐前的诗是淌出来的,唐朝的诗是嚷出来的,宋朝的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然而,这并不妨碍三百多年后我们进入纳兰的心灵世界:其“绝域生还吴季子”式的诚,“天上人间情一诺”式的真。“情在不能醒”式的“索性多情”,如斯种种至情至性。拨动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根“一往情深深几许”的琴音,让我们为卿痴狂,“共君此夜须沉醉”。

正是在这种有些无来由的“喜欢”中,我买来了中华书局出的《饮水词笺校》,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然而有一点辛苦、一点不习惯,大概是文字是竖排的缘故吧。两个多月过去了,稿子也写得差不多了,可是心中的纳兰反而模糊起来:这位公子竟在何处呢?是在淅沥的风雨中,寂寂的金井旁,为伊人葬落花?还是在月明星稀的渌水亭畔,清风徐徐的合欢树下,与朋友赏花观荷?抑或在深秋的黄昏,萧瑟的西风中,怀揣一卷诗词,按剑垂鞭,慢慢地走进那半透明的深深的蓝里……然而不管在何处,就是“喜欢”,诚如一位网友所说:想去为他伤,为他悲,为他痴,为他狂,“爱”上他,是颇容易的情,一如清澈见底的溪水,照出每一个人的灵魂。譬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譬如“当时只道是寻常”,譬如“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相遇总是太美。至情如纳兰者,倾其一生,苦苦诉说,却不脱离殇二字。《楚辞》中云:“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的生命存在,从未永恒,总也无法超越这个平常的字眼。然而我们还有相知,一如三百年后,我们与纳兰结缘,听他,懂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纳兰词全鉴(彩图全解版)/中华国学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思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45426
开本 16开
页数 4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6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4
CIP核字 2014313270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3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