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独木舟编著的《深海里的星星(5周年纪念版Ⅱ)》是一部长篇小说。当落薰终于鼓起勇气从悲伤中走出,去医院探望素然姐以及她的新生女儿浅浅,这才原来那些刻骨铭心痛彻心扉的事情和青春都轰然远去了。落薰决定出走,离开了长沙远赴云南,却邂逅了风趣幽默却喜欢跟她作对的陆知遥,他们之间有着许多细碎如沙的不期而遇,却堆积不成一座安宁的城堡。酒吧里康婕闹出了误会却认识了开朗的萧航,李珊珊决定改变自己却改变不了爱情与人生的命运……本书细腻深刻地刻画了年轻人的内心和生活现状以及向往、梦想,对于青少年该如何面对青春期的迷惘,处理好与成人之间的复杂矛盾,最终蜕化长大,具有极深刻的教育意义。 内容推荐 《深海里的星星(5周年纪念版Ⅱ)》由独木舟编著。 《深海里的星星(5周年纪念版Ⅱ)》讲述了: 那条远近驰名的堕落街消失了。 五一广场也消失了。 太平街那家叫798的小酒吧停业了,年轻的老板娘嫁人了。 劳动路上那一排梧桐被作为城市建设的代价砍掉了。 …… 这城市所有熟悉的一切都消失在籍籍无名的日子里。 长沙像一座埋葬了我们青春的巨大坟墓,那些曾令我们跌倒的事情,那些曾让我们痛不可抑的失去,那些哭笑与共的日子和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情都已成为轻盈的过去,我则站在青春的末梢对它们挥挥手,此生再不必相见。 我终于从又痛又美的幻想中醒过来,承认自己只是个平凡的女孩儿,于是那些凛冽的疼痛不再让我寒冷。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会像所有的朋友那样从回忆的阴霾里走出,嫁人生子,含饴弄孙。直到年老的时候,佝偻着身子,也许我还会想起在我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爱过一个像风一样飘忽不定的少年,而他在最美好的年纪死去。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匹骏马,无数黑暗过去,才姗姗来迟。 我多愿同你一起坦然接受死亡,就像我们最最相爱时那样。 目录 前情提要 序言 你会愿意遇见舟舟 深海里的星星 后记 被回忆困住的人 我的生活和我的理想,已经相隔几万里 暌违五年,独木舟首次直面“深海”,答读者瓿 试读章节 2010年的长沙看起来已经有一些陌生了,在我结束长途旅行回到这里的时候,整个城市因为修地铁被挖得坑坑洼洼,原本就不够宽阔的马路更是经常堵得水泄不通。我和康婕相约在五一路碰面准备一起去DQ,可是当我从的士上下来才愕然地发现五一广场的立交桥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被围起来的废墟。 整个城市被笼罩在厚重的灰尘里。 我站在人潮涌动的街头,茫然四顾,那些记忆中鲜活的场景如同雪花一样纷至沓来,可是它们,永远、永远只会存在于记忆之中了。 康婕挽着我晒黑了的手臂轻轻叹了一口气:“落薰,你离开得太久了。” 仿佛命运真的有一双无情的手,篡改了我某一部分的人生,我像“刻舟求剑”的那个主人公一样,在我做下标记的地方企图找回我失去的宝剑,然而我乘坐的船早已不在那片水域了。 我和康婕在DQ坐下来的时候我依然是心有戚戚焉,原本想感叹一些什么,可是最终我什么也没说出口。 康婕一勺一勺耐心地舀着加了布朗尼的冰淇淋,轻描淡写地说:“我还以为你一辈子都不会再来吃这个了呢。” 我知道她这句话的意思,虽然不太想提起过去的事,但还是报以一个自嘲的微笑。 达利的名作《记忆的永恒》画了一只超乎想象的软表,仿佛要被烈日晒化的钟表,诡异地把人和时间糅合进一个超级柔软的梦幻世界。 有时候我觉得我就处于那样一个世界里,在那里陈放着所有的过去,没有被夷平的广场和一个接一个离开的人,这样想的时候,我就觉得整个天地好像都被颠倒了。 我们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已经遗忘了过去,然而过去并没有遗忘我们。 算起来大概也不是很多年前,但可能我们这群人活得太折腾了,所以三五天看起来好像十年八载一样,并没有过去多久,可是在我心里那已经是沧海桑田。 我第一次见到苏瑾,就是在DQ。 那是我的人生至今为止的最低潮期,终日蜷在房间里,日复一日麻木而茫然地数着桌上的台历,一天过去了,一天又过去了,一辈子,慢慢地就这么过去了。 就是在那样不忍回望的时候,苏瑾猝不及防地出现了,她在电话里说:“程落薰,我一定要见你,否则我走得不甘心。” 那是一次不太愉快的见面,也许那是我们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见面,她上上下下仔细地端详我,我也冷眉冷眼反反复复地打量她。 我们都知道对方是谁,也都对对方不怀善意。没有办法,即使我们原本只是两个陌生人,就算在街上擦肩而过也不会看对方一眼,但因为我们中间曾经存在过那个叫作林逸舟的人,我们永远不可能使彼此的敌意如冬雪般消融。 我们没有说太多话,甚至都没有刻意地提起他,只是在快要离开之前,她突然幽幽地说:“要是没有你就好了,没有你,至少他现在还活着,开不开心是另一回事,最起码,还活着。” 我像被一根很细很尖的针刺到了身体里对疼痛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噌地站起来,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勉强维持镇定。在我走过她身边时,她轻声说:“程落薰,你永远不会明白我有多嫉妒你。” 那是苏瑾出国的前一天晚上,她执意要见我一面,后来我们再也没有任何联系,她就像一场瓢泼大雨,来得突然,消失得也迅疾。 我不太记得她的样子了,只记得那晚我静静地注视着流光溢彩的街上摩肩接踵的那些陌生人,他们笑得很放肆。 我悲伤地想,林逸舟不在了,可是这些人照样晚上还去泡吧。 林逸舟不在了,可是苏瑾照样明天还是要出国。 林逸舟不在了,可是我还活着。 那样想的时候,就好像真的有一双手大力地撕开了胸腔,痛不可当。 回想起那天晚上,康婕似乎比我记得还清楚,她挑起眉毛说:“当时看见你呆呆地坐在路边的台阶上,真的觉得,谁都救不了你了。” 当时她打电话给罗素然,想要求助,没想到罗素然沉吟了一会儿,跟她说:“你别管她,让她自己站起来。” 康婕愕然地握着手机怔了好半天,她不明白为什么一贯亲和的素然姐在那么重要的时刻,居然不肯拉我一把,为什么我的生命处于那么惨淡晦涩的低潮期时,她要做一个隔岸观火的人。 素然姐的苦心,要等到若干个日子之后,我们才能够懂得。P7-9 序言 你会愿意遇见舟舟 文/苏小懒(作家,著有《全世爱》等作品) 在舟舟红透大半个中国,去各地签售能排出几条街的长队时,我还在孤陋寡闻地守着自己的小圈子,看书、写字、养育着家里的熊孩子……偶尔刷微博,即便是看到从我自学生时代起便崇拜的作家王海鸰微博转发她写给韩少那5000字的长信时,赞她“长江后浪推前浪。在长时间的围观中,我最终为才华征服”也依然未想到,自己和她能有什么交集。 可是那封信,让我喜欢她到了有点嫉妒的地步。自那时起开始关注舟舟,陆续找她的一些文章看,她发表在微博上的极有灵气而让人共鸣的语句,让我愈发对她充满了好奇。可我找不出什么充分的理由去勾搭她—— “嘿,我喜欢你,交个朋友吧。” “你听说过我吗?交个朋友吧。” “我也是韩少的粉丝,交个朋友吧。” ……她会不会觉得我是个怪人,敬而远之? 直到2013年9月,我与读者传媒合作,创办了《读者原创版?全世爱》杂志,非常“顺其自然”地以主编的身份找她约稿,总算正式勾搭上。 单行本卖到几十万册,没有一点架子痛快答应写稿,发文过来又谦虚至极,“我写了篇稿子,不知道行不行。” 为了杂志义拍,快递了她最爱的唇膏给我,因为快递公司包装过于简陋而压坏外包装,又买了新的从长沙重新投递。 帮她处理了一件小事,她在QQ上大喊:“我都帮不上你什么忙,都怪我混得不好~” …… 10月底约在我家楼下的报刊亭见面,彼时正在审稿的我看到她发来的微信说已经到了时,时间已过去半个小时,“没关系的,”她说,“反正我也没啥事。” 见了面才是真正嫉妒的开始。 有才情、有灵气、知识渊博、长得好看又颇有女人味儿……肤白靓丽腰窄翘臀,“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啊有没有!瞬间相形见拙,选择与这样的作者做朋友,我这是为哪般啊!!! 那顿饭我们吃得有点心不在焉,一是熊孩子吃饭太为狼藉,我俩对话无数次被打断,要集中精神,努力回想刚才进行的话题……二是,当时的我们都有点糟心的事,想要改变现状的迫切想要达成却又无法如愿只能选择等待的糟心事。 熬了两个晚上看完了《深海里的星星》第一、二部,想起她之前忐忑不安对我说“当时年轻写得不好请勿见笑”的话,此刻恨不得掐她的脖子说,太谦虚就是真傲娇好嘛! 记得我曾经在出版一部长篇时写过的序中提到过: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时光,我曾经很希望可以碰到那么一本书:它所展现的,正是眼前我所经历的生活。友谊,爱情,亲情;学习,生活,娱乐。它最好不要说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阅读障碍,内容应该简洁、有力,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它当然不能简单、空洞、荒诞、离奇,或者只是单纯地讲个故事,当然也不能要求它有太高的深度,但至少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以及阅读后,有一种随时想要再打开重新阅读一遍的冲动。它让你忍不住拿起笔,在深深触动你的句子处,画上波浪线,反复诵读。把它们抄在日记本里。发到QQ空间上,作QQ和MSN的签名用。 把它装在背包里,等人时,坐公交车时,地铁里……所有所有空闲的时光,都有它在陪伴,每每手指触及到它,会有很大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睡觉前把它放在枕边,睡前翻上几遍,嘴角带着笑意,安然进入甜甜的睡眠中。 上洗手间时,如果没找到它,就算急得满面通红也不肯罢休,直到带着它踏实地坐在马桶上,便觉整个世界都在我怀中。 我说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时光,我曾经迫切希望可以碰到这么一本书。若没有碰到,那么,我很想写出这样一本书。纵然很难实现,但为此,我愿意倾尽全力。 那时的我真是大言不惭啊……不知道哪里来的信心和勇气。 可是我要说,舟舟的《深海里的星星》,才真正有着这样的魔力。 年少的无知与彷徨,友谊的背叛和过滤,与亲人相处还是“战斗”,情窦初开时的懵懂与茫然……选择交集,或者,选择错过? 舟舟说,“在青春的尽头,我们每个人都是拾荒者。我们的一生,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去爱的,我们活着,我们相爱,就不能惧怕爱所带来的伤害,正如你曾经告诉我的那样:那些伤口都是爱的痕迹。” 长辈们喜欢说,经验是你宝贵的财富。年少的我一直认为这句话狗屁不通,要到有了更多阅历心智也在不断成长后才明白,所谓的财富,是让我们自由地爱,也不断受伤害的过程中,积累到更多处理事情的方法,才能够在后来的后来,理智而果断地作出抉择。 在爱中默默受伤也在爱中默默成长的每个人,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时光,我相信,你会愿意遇见舟舟,遇见舟舟的这本书。 谢谢舟舟在第二部的结尾处,终于肯给许至君一个温暖的结局。 是不是剧透了?好吧,不关我的事。 以及,别想太多,舟舟,你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你的天分与勤劳,你的谦虚待人处事…… 你有权利和资格,拥有更多。 我们都会很好很好很好的。 后记 2010年的7月,我写完了我的第二本长篇小说《月亮说它忘记了》,之后我兑现了之前对自己许下的诺言,安排了一次长途旅行。 两个月后的橘洲音乐节,在长沙的夜风里,在周遭一片震耳欲聋的喧嚣里,我的眼泪暖暖地淌了一脸。 从那天晚上开始,我就有一种预感,我知道我迟早是要写这个故事的,虽然在那些零零碎碎的短篇中,我断断续续地写到过一些片段,但那都是不完整的。 一个好的写作者,就像是一个将绝世珍珠串成项链的匠人,必须有精湛的技巧和足够的耐力。 写“深海2”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与两年前写“深海1”时不同,那时的艰难更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涩,不得童法,那是单纯从书写的角度出发对自己产生了否定,从而导致情绪低落。 而这一次,是在跟回忆的对峙中,我发现了自己的脆弱。 我在一条微博上写过,别在我哭的时候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别在我悲伤的时候说你真矫情,别在我爆粗口时皱着眉说,女孩子没点女孩子的样子,别在我生理痛的时候说拿热水袋焐焐就好了。别总让我觉得我的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我十七岁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能让我害怕。 可是现在的我,大多数时刻,我都只希望你能够抱抱我,拍拍我的头对我说一句,哭吧。 我承认,这么多年来,虽然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但有个地方我永远到不了,那就是爱人的心里。 偏执的人一旦陷入爱情,就成为自己的囚徒,我便是这样,在这所叫作孤独的监狱里,我判自己终身监禁。 林逸舟你好吗?被深深爱过,然后化为灰烬,这大概是爱情最完美的样子吧。 在“深海1”的时候,我想写的是激烈的爱情,在“月亮”的时候.我想写的是爱情徒有虚名,而在“深海2”的时候,我终于幡然醒悟。 这次我所写的,是梦的死去。 每个女生都有过这样的年纪吧,走在人群中,笃信自己跟芸芸众生是不同的,到青春散场的时候,到从那种又痛又美的幻觉里醒来的时候,才明晰真相。 原来我们都是如此平凡。 但平凡有什么不好呢?它让我们褪去凛冽,双脚踩在大地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坚实的,它让我们不再寒冷。 两年过去了,在写后记时我依然很想俗套地说一些感谢的话。 我知道自己不是没有优秀的品质,但这些对让我平和地生活毫无帮助,这样一个激烈的我,如果没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也许早就半途而废了。 谢谢苏瑶姐和若若,在这么长的时光中,在我每一次绝望时,不厌其烦地对幽暗深处的我伸出手,拉我一把。 谢谢我的责编宋惜菲对我的包容,以及在我身上所付出的远远超过一个编辑对作者的耐心。 谢谢Sean带我走那一段过去从来没想过的路,谢谢雅舍在路上讲的那些笑话,你拍的照片都很美。 谢谢我的读者,你们以极大的宽容和豁达爱着这个笨蛋所写的每一个字,时光过去了,你们还在这里。 谢谢命运。 作为一个被回忆困住的人,在写完最后一个字时,我与命运一笑泯恩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