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2卷)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徐祥民,又名徐进,男,1958年生于山东汶上。历史学博士,法学博士,泰山学者。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兼法律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海洋法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曾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助理、法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有法律史学、宪法学、环境资源法学。 目录 卷首语 环境法前沿问题研究 人的致灾性及其“聚合特征” “按日连续处罚”法律性质的争论及其解决 环境法律制度的运行困境及其出路——基于制度主体的视角 我国森林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性质初探 环境法学基础理论研究 非洲各国宪法中的公民环境权:文本分析与经验启示 环境侵权责任个别化与社会化的关系研究 “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界定《环境保护法》第58条辨析 环境诉讼制度与环保法庭建设研究 我国公民个人难以享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权力互动结构的检视 司法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能动作用研究——以中美法院在原告资格确定中的作用为视角 论环保法庭管辖——以知识产权审判庭为借鉴 域外环境法研究 法国能源政策与法制——以核能安全为中心 德国环境法典草案中的“一体化预案许可证制度” 域外环境法和国际环境法译评 《印度2010年国家绿色法庭法》 《跨国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 书评 探寻环境权研究的“第三条道路”——读《环境保护的国家义务研究》 内容推荐 徐祥民编著的《中国环境法学评论》是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的会刊,创刊于2005年,系公开出版的学术集刊,已在每年举办的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上形成持续影响。 以推新、辨理、启智为办刊宗旨,《中国环境法学评论》力求荟萃新篇力作,融汇真知灼见,促进国内外学者在环境法学研究领域交流、争鸣。 本书为第12卷。 编辑推荐 随着我国各地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徐祥民编著的《中国环境法学评论》是由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承办的论文集刊,《第12卷》内容分为六个栏目,从不同角度对现今比较焦点的环境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进一步推动环境法学的繁荣,倡导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2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祥民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徐祥民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0345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3 |
| 出版时间 | 2017-04 |
| 首版时间 | 2017-04 |
| 印刷时间 | 2017-04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06 |
| CIP核字 | 2017028762 |
| 中图分类号 | D922.60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66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