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儿童文学的思想革命/中国儿童文学名家论集 |
内容 | 作者简介 朱自强,有名图画书研究者、翻译家、作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港多所大学的访问学者、访问教授、兼职教授。曾担任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信谊图画书奖评审。 出版《亲近图画书》《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等十余种学术著作;与朱成梁合作创作图画书《会说话的手》《老糖夫妇去旅行》,创作出版《花田小学的属鼠班》(系列),翻译《绘本之力》及五味太郎、宫西达也、长谷川义史、赤羽末吉等经典图画书作家的大量图画书。 目录 ·儿童文学的“思想革命”· “儿童的发现”:周作人“人的文学”的思想源头 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儿童观 “解放儿童的文学”:新世纪的儿童文学观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困境和出路 论健康的儿童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论少年小说与少年性心理 ·作家与作品的思想探寻· 新时期少年小说的误区 从动物问题到人生问题 ——论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艺术模式与思想 论《寄小读者》的历史局限 ——兼谈“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两个“现代” 张天翼童话创作再评价 论文化产业的双重评价尺度 ——以“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为案例 ·思想论辩与学术批判· “儿童文学”的知识考古 ——论中国儿童文学不是“古已有之” 儿童文学理论: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反本质论”的学术后果 ——对中国儿童文学史重大问题的辨析 论“儿童本位论”的合理性和实践效用 “本质论”与“建构论”的融合 ——论《中国儿童文学史略(一九一六—一九七七)》 的文学史研究方法 新时期儿童文学理论的误区 ——吴其南的儿童文学观质疑 佩里·诺德曼的误区 ——与《儿童文学的乐趣》商榷 儿童文化:如何建构?建构什么? 《儿童的文学》解说 ·附录· 从感性到理性: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方法 ——以夏志清和顾彬的文学史写作为参考 学术年表 后记 主编小记 内容推荐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论集》是一套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理论文丛,汇聚了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最有学术影响力的10位中坚学者:吴其南、金燕玉、王泉根、刘绪源、班马、孙建江、朱自强、汤锐、彭懿、方卫平。他们是中国儿童文学学术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其学术贡献更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史上重要的一笔。 这套丛书,内容涉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儿童文化产业透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将对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创作、阅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图书馆馆藏、学术研究、儿童文学爱好者等的必备藏书。 朱自强著的这本《儿童文学的思想革命》为丛书之一,包含:儿童文学的“思想革命”、作家与作品的思想探寻、思想论辩与学术批判、附录四部分内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儿童文学的思想革命/中国儿童文学名家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自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523817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2017-05 |
首版时间 | 2017-05 |
印刷时间 | 2017-05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28 |
CIP核字 | 2016076344 |
中图分类号 | I058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41 |
宽 | 172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