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世界的歌声 |
| 内容 | 作者简介 伊沙,诗人、作家、翻译家。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任教。出版著、译、编60余部作品。曾获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中文诗歌奖金以及中国靠前数十项诗歌奖项。曾应邀出席瑞典靠前6届奈舍靠前诗歌节、荷兰第38届鹿特丹靠前诗歌节、英国第20届奥尔德堡靠前诗歌节、马其顿第50届斯特鲁加靠前诗歌节、中国第二、三、四届青海湖靠前诗歌节、第二届澳门文学节等靠前交流活动。 目录 第一辑 饿死诗人 车过黄河 江山美人 9号 善良的愿望抑或倒放胶片的感觉 停电之夜 恐怖的旧剧场 奇迹 回故乡之路 新疆民歌 为司机点烟 饿死诗人 黛玉进入我家 最后的长安人 假肢工厂 结结巴巴 色盲 致命的错别字 乡村摇滚 实录:非洲食葬仪式上的挽歌部分 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 老狐狸 名片 反动十四行 诺贝尔奖:永恒的答谢词 拜师学艺 没事儿 广告诗 催眠术 诗意的发现 当年的情书残片 采访手记 禅意顿生 中国朋克 悟性 使馆区的晚宴 星期天 我的祖先 回答母亲 观察 警示录:一部黑白电影的分镜头叙述 在精神病院等人 等待戈多 伤口之歌 十万个为什么之一 20世纪的开始 京剧晚会 大唐的余光 感恩的酒鬼 儿子的孤独 …… 第二辑 春天的乳房劫 第三辑 飞跃太平洋 内容推荐 《世界的歌声》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从“饿死诗人”到“飞越太平洋”,从“车过黄河”到“天涯海角”,伊沙从早期激进先锋的形式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转变为今天不动声色、一针见血的象征主义风格,对我国当代诗歌时代性转型与对读者接受心境上的改造都有令人惊讶的预言性。纵然时光流转,步履不停的伊沙依旧在欧忒耳珀的钟情下,挥动着年轻的笔,露出刀锋般的笑。 《世界的歌声》是“长安新诗典”丛书之一,分为 “饿死诗人”“春天的乳房劫”“飞跃太平洋”三辑,精选了伊沙的重要诗作百余首,从中即可感受到伊沙多年创作的变化与心路历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世界的歌声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伊沙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131178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1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20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1 |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2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1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28.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