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媒体传播伦理研究
内容
作者简介
牛静,女,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伦理和传播法。2010至2015年,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项目等共七项,其內容涉及媒体法制、政治传播等领域;并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记者》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同时期出版了《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媒体权利的保障与约束研究》《视频网站著作权纠纷及其防范管理机制研究》《传播法》等学术著作。
目录
专题一 全球传播与伦理规范
建构全球媒体伦理:可实现的愿景抑或乌托邦?
一 建构全球媒体伦理的背景
二 建构全球媒体伦理的理论基础与路径
三 对建构全球媒体伦理的质疑
四 对建构全球媒体伦理设想的展望
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与全球媒介伦理的建构
一 跨文化交流和信息全球化促使全球媒介伦理的提出
二 世界主义作为建构全球媒介伦理的理论资源
三 建构全球媒介伦理时民族主义的正当性考量
四 全球媒介伦理建构中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与和解
五 结语
全球媒体伦理规范的共通准则和区域性准则——基于134篇媒体伦理规范文本的分析
一 全球媒体伦理规范的共通准则
二 全球媒体伦理规范的区域性准则
三 对全球媒体伦理规范的总体性评价
全球媒体伦理规范中的礼物及馈赠问题研究
一 探讨新闻伦理中礼物等的重要性
二 避免利益冲突和不同主体的矛盾态度
三 研究问题及方法
四 研究发现:规范中对礼物馈赠的相关规定
五 对礼物馈赠进行规范的讨论与建议
专题二 媒体传播与新闻真实
社交媒体环境下“洋葱新闻”的特点及其伦理问题探讨
一 洋葱新闻概述
二 洋葱新闻的特点
三 洋葱新闻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四 如何避免把洋葱新闻当成“新闻”
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虚假新闻的认知调查研究
一 研究缘起
二 对虚假新闻、成因等的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三 问卷调查法及变量设计
四 对虚假新闻认知情况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五 讨论与不足
国外“事实核查新闻”的创新实践及其评价
一 事实核查新闻概况:逐渐发展为全球化的新闻运动
二 事实核查新闻的运行实践
三 事实核查新闻:创新、局限与借鉴价值
专题三 社交媒体与隐私伦理
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的隐私伦理问题探讨
一 社交网络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冲击
二 基于“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的网络中的隐私分析
三 社交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困境的理论分析
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露与隐私悖论的消解
一 引言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问题
三 研究方法:访谈法与观察法
四 研究结论:自我表露与隐私意识之调和
五 讨论:隐私担忧与隐私消解
社交媒体中的隐私披露问题及伦理原则:基于人际交往的视角
一 基于社交网络的人际交往及信息披露
二 社交网络人际交往中信息披露所带来的伦理风险
三 社交网络中个体自愿信息披露的伦理原则
移动互联网时代APP的隐私政策与社会责任探讨——基于50款移动APP隐私保护政策内容的分析
一 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的保护现状与研究问题
二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设计
三 研究发现:隐私政策呈现方式和基本内容及政策重点
四 研究结论:隐私保护政策的可取与不足之处
五 完善隐私保护政策的对策与展望
专题四 网络视频与伦理困境
网络环境下短视频创作者的伦理失范与应对之策
一 引言
二 网络环境下短视频创作者伦理失范的原因
三 短视频创作者伦理失范的应对之策
网络短视频传播中的伦理问题与自律机制的建构
一 网络短视频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类型
二 短视频传播中伦理自律机制的建构
三 结语
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伦理困境及抉择路径探讨——基于波特模式对危险动作类视频的分析
一 播放“危险动作类”视频时短视频平台的伦理困境
二 伦理学中的波特模式及其修正
三 短视频平台基于波特模式进行的伦理抉择路径
专题五 信息传播与伦理争议
有害而无利?对反转新闻的再思考
一 反转新闻的界定与表现
二 作为新闻报道的反转新闻及其负面影响
三 作为事实更正过程的反转新闻及其积极意义
四 反转新闻的正面价值
隐性采访的伦理学争议及其应用原则
一 引言
二 隐性采访是否具有伦理正当性之评析
三 应对隐性采访伦理困境的策略
论行走在虚假宣传边缘的医疗广告——以莎普爱思滴眼液广告文本为分析对象
一 莎普爱思广告的内容分析及虚假性判别
二 莎普爱思广告的伦理不正当性分析
三 医药虚假广告伦理困境的解决方案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新闻职业与伦理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 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二 问卷调查法与变量设计
三 研究结果:职业认知、伦理认知等的数据呈现
四 讨论:对伦理价值与行为认知、新闻认知的分析
后记
导语
《新媒体传播伦理研究》一书围绕着新媒体传播中的热点伦理问题、关键性伦理理论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学理性和前沿性,其主要内容如下:其一,从传播伦理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世界主义、民族主义等作为全球传播伦理的理论基础的争议点,同时在解决了种种疑惑之后,探讨了全球近80个国家媒体伦理规范中的共通性原则。这些内容在国内媒体伦理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其二,针对目前社交媒体下的“洋葱新闻”、“事实核查新闻”、“虚假新闻”等进行了反思,涉及到“洋葱新闻作为戏仿作品应当受到保护”、“事实核查新闻的创新实践”、“公众对虚假新闻的认知”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三,对社交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中的隐私伦理、社交媒体上人际交流中的隐私悖论、移动APP中的隐私保护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其四,将互联网上公众的言论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影响网民的不文明表达和政治不信任的影响因素。该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结论具有可靠性。其五,对反转新闻、隐性采访、精确新闻报道、虚假医疗广告等具有争议性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每一节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内容推荐
全书共分为“全球传播与伦理规范”“媒体传播与新闻真实”“社交媒体与隐私伦理”“网络视频与伦理困境”“信息传播与伦理争议”五个专题,并基于新媒体这一现实背景对诸多主题进行了分析,涉及礼物馈赠的媒体规范、作为戏仿作品的洋葱新闻、事实核查新闻的创新实践、社交媒体中的隐私悖论、短视频传播的伦理失范、医疗广告的虚假宣传、大学生的职业伦理认知等内容。在每一章,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除了运用演绎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外,还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量化方法,以及访谈法、观察法等质化方法,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说服力。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广告公关、新媒体等专业的学习用书。也可以作为传媒从业人员的自学与进修读物。对新媒体有兴趣的研究者亦可参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媒体传播伦理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牛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45800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348
CIP核字 2019054714
中图分类号 G206.2-0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3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98.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