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文化研究(第35辑)(2018年.冬)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周宪,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赴韩国、新加坡等国讲学,赴意大利作合作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科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等方面。 目录 专题一 艺术符号学 主持人语 赵毅衡 为“合目的的无目的性”一辩:从艺术哲学看当今艺术产业 赵毅衡 从前现代到后现代:艺术符号主导因素的历史变迁 陆正兰 周尚琴 天道秩序与自然神话的符号学分析 祝东 专题二 医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身体 主持人语 闵凡祥 《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女性身体观比较研究 杨李琼 乡关何处?――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灵魂与遗体处置的观念 程国斌 透视身体:X光与清末民初的中西医论争及身体感知 李恒俊 19世纪中叶英国的结核病性别隐喻探究 毛利霞 服食、医疗与魏晋士人身体观――以《世说新语》为中心的探究 章原 学者访谈 回到发生现场与本土文化研究的超越――陶东风教授访谈 陶东风 杜安 其他来稿 欧洲汉学视域中的中国形象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周建萍 矛盾、危机、聚变――论情势分析与文化研究 李开 认同、差异与抵抗――贝尔?胡克斯的女性主义媒介文化理论研究 戴雪红 论新媒体事件的“观看之道” 庞弘 石牛诗的流传变异及其文化成因 张仲谋 弑父、青春、欲望:20世纪80年代文化众象的情态表征 刘海 流行音乐消费的符号泛滥与现代性危机 刘小波 减肥、健身与身体的政治 杨毅 身体、自然、种族:生态批评与身体美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胡志红 从启蒙使者到纯爱异托邦――当代中国电影中的自行车 杨宇静 征稿启事 内容推荐 本辑组织了三个专题,即“艺术符号学”“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身体美学”“医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身体”。符号学理论广泛运用到各种视觉艺术和流行文化图像的研究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专题一“艺术符号学”,运用符号学理论对当代艺术产业、西方艺术表意模式和中国天道秩序进行了探索性的阐释,为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专题二和专题三都与身体有关,专题二“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身体美学”,结合具体文化个案和身体美学理论,分别对后人类生态语境中的身体问题、身体主体性问题和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概念进行了富有说服力的辨析。专题三“医疗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身体”延续了31辑的相同议题,所辑文章通过文献细读和跨文化比较,对女性身体观、遗体处置、身体透视、结核病的性别隐喻和魏晋士人身体观进行了微观社会史的分析。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文化研究(第35辑)(2018年.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宪(执行)陶东风 著 无 编 无 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44087 |
| 开本 | |
| 页数 | 3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3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0-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