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微反应心理学
内容
试读章节

厂方一看他开给客户的收据,知道他没有说谎,这样甘愿不赚钱的生意人,麻绳厂还是第一次遇到,于是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他一条少算5分钱。

岛村又拿着购货收据到订货客户处说:“我之前是按原价卖给你们的,但是这样让我继续为你们服务的话,我便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了。”客户听后为他的诚实所感动,甘愿把交货价格提高为5角5分。

如此一来,岛村每条麻绳就净赚1毛钱。创业两年后,岛村就成了为誉满日本的成功生意人。他这种吃亏的营销策略,就是商界著名的“原价销售术”。

就这样,岛村以这种先赔钱获得客源和厂商后创造利润的经营理念来与别人竞争,生意越做越大,投资领域越来越广,后来他一手创建了日本东京岛村产业公司。

由此可见,“吃亏”会让你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和信赖。做出自我牺牲,别人才会觉得你大度、重感情,这样你在人际中的地位就会逐渐上升。没有人愿意同一个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的人交往。所以一个人如果凡事都抱着不吃亏的态度,其实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

主动吃一点亏,让别人得一点利,从长远来看,你得到的远远比失去的多。如果你能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就一定能获得他们的好感和信赖,这对以后你们之间的交往非常有利。

曲经理在陕西开了一家机电设备公司。一次,一个多年的老客户来买电器配件,他查遍了公司的库存,就是没有这个配件。这位客户非常着急,因为没有这个配件,他所在的企业就面临停工,而如果停工,将损失惨重。

看到这位老客户如此着急,曲经理不停地安慰客户,并承诺24小时之内帮他把货全部送到。这位老客户刚走,曲经理便亲自出马打车直奔西安供货方。谁知,西安也没货了。没办法,他只好连夜乘飞机到广东,在那里连续联系了十几个相关厂家之后,终于找到了这个电器的配件。

拿到电器配件之后,他不顾饥饿与疲劳,马不停蹄地回到了陕西,交到了客户手里。这次生意对于曲经理来说,不仅没赚钱,还赔了不少。本来几十元的利润,却花去了他很多的交通费。

但是曲经理也因为这次小小的损失,而获得了更多。第二天,客户所在的企业就专程送来牌匾,还带上当地媒体来采访他,宣传他为顾客着想的事迹。就这样,曲经理的美誉度大为提升,公司的生意自然越来越红火了。

如果你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多为客户的利益着想,那么你必然能够赢得对方的信任,同时还有好的口碑,生意当然会越做越大。平心静气地对待吃亏吧,这会为你在人际交往中带来更丰富的人脉资源,赢得更多真心帮你的朋友。

需要注意的是,在你吃亏的时候,不要表现出施舍的样子,没有人会接受着这样的便宜,还要注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当然,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人是很少的,但是,急于回报的人往往阅为其功利心太重而被别人瞧不起,这样,即使你做了牺牲,别人也不会领情。

“吃亏”将带给人们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而那些喜欢占便宜的人往往就是因不顾自己的形象和名誉而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记住,吃亏就是投资。做人做事就应该明里吃亏、暗中得利。

P54-55

作者简介
裴玲:有名心理咨询师,资深图书撰稿人。长期钻研于励志,情感,心理学类图书,出版了《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给心灵洗个澡》、《与心灵有个约会》、《人生随时都可以开始》等作品。
目录

01 交际心理学:怎样让自己变得更受欢迎

 首因效应:初次相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有好的开始,更要有好的结尾

 邻里效应:热情对待和关心身边亲近的人,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

 亲和力效应:面带微笑,表现亲和,驾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幽默效应:幽默是一种润滑剂,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有趣

 自己人效应:拉近距离,消除隔阂,让人无法拒绝

 名字效应:善于记住别人的名字,既是一种礼貌,又是一种感情投资

 相互吸引定律:人们都喜欢跟喜欢自己的人交往

02 待人处世心理学:怎样赢得他人的友谊

 学会尊重: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投射效应: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感受,同时也要了解其真正的需求

 超限效应:说话做事要注意对方的心理承受度,不要适得其反

 宽容之心:要有宽阔的胸襟,对他人不能苛求

 让步效应:给人以心理上的台阶,让他觉得占到了便宜

 吃亏不亏:做人做事应该明里吃亏、暗中得利

 感情投资:真诚关心,培养感情,换来对方由衷地喜欢和支持

 互惠效应:得到别人的好处后,会感到有回报的义务

 助人思维:帮助别人的时候,受益的常常是我们自己

 求同存异:把自己融入对方,减少差异,达成共识

 合作思维:社会是共生的,人们需要充分合作

 双赢法则:在尊重各自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共同利益

03 职场成功心理学:应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工作

 杜利奥定律:工作不仅仅只为了生存,你应对此倾注热忱

 态度致胜:将你的个性投入到工作之中,爱并努力着

 向上的心态: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

 主动效应:不用别人告诉你,也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敬业精神:工作没有大小之分,用心干好当下每件事

 专注精神:专心致志于一件事,对目标有清楚的认识和执著的追求

 团队意识:注重协作,个人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后盾

 古德定律:充分沟通,了解对方需求,并找到双方的共同点

 华盛顿合作定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半功倍

04 回归自我,审视内心,生命因你而精彩!

 杜根定律:追根溯源,凡事成败取决于一心

 自我赏识:世界只有一个你,你的作用不可替代

 手表定律:替自己做主,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

 韦奇定律:排除干扰,坚守信念,让希望之火永不淹灭

 价值认定:只要多尝试,你就可以实现心中所期盼的一切

 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能赢,就一定能赢

 暗示的力量:有效引导自我暗示发挥其正面的作用

 跳蚤现象:突破内心的藩篱,不要自我设限

 自知之明:不要盲目自信,须知自信过了头,就变成了自负

 自我接受:即使有瑕疵,那也是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消除心理落差:人生目标要现实一点,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

05 情绪心理学:掌控情绪,做自己心情的主人

 情绪效应:发生什么样的事无法选择,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情绪状态

 情绪转换器:很多事情的发生与否,取决你如何掌控情绪

 巴纳姆效应:不要轻易因别人的情绪而影响了自己

 踢猫效应: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容易造成一群人的连锁反应

 表情克制:不形于色、把喜怒哀乐装在兜里

 即使遇到生活的烦恼,也要让自己的情绪处于安全之中

 果断丢弃“情绪包袱”,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明天

 修筑堤坝不如引流疏导,总之要让情绪发泄得恰到好处

 愤怒就像火山,不仅会伤及别人,也会灼伤自己

 每当恐惧不安的时候,要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被焦虑压倒

 碰到紧急情况,心烦意乱不如保持静默,冷静寻找出路

 摆脱“齐氏效应”的困扰,从紧张压抑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06 追求身心健康,创造美好人生

 心理的力量无穷无尽,以积极健康的意念激发出积极健康的心理

 人的健康不仅仅指强健的体魄,也必须包含心理的因素

 调节心理的失衡状态,加重补偿功能的砝码以恢复平衡

 抛弃杂念,修身养神,从内心中寻找宁静

 懂得选择,学会放弃,摆脱心理的贫穷

 从平凡中窥见浪漫,永葆一颗赤子之心

 心是快乐的根,只要下定决心要拥有幸福,你就会得到幸福

序言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微笑是展示开心,友好的表现。工作中,我们会看到同事的微笑。在生活中,我们去吃饭能看见服务员的微笑,坐交通工具时,我们也能看见司机师傅的微笑……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微笑之中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所有的微笑都是真诚的?没有任何的含义吗?答案是:并不是所有的微笑都是真诚的。微笑的面孔下,也有可能掩盖着谎言!如何去识破这些表情下隐藏的真正含义呢?这就需要我们懂一点心理学了。

那么,什么是心理学呢?其实,心理学就是关于“心”的科学。法国文学家狄德罗曾说过:“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心理学告诉我们,与一个人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在45秒钟就能产生。这一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

那么,什么是微反应呢?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它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如果要为“微反应”这个心理学领域的新词找个外国前辈词汇来对应的话,那它的英文原文应该是“Micr0一expressions”(通常译为“微表情”)。另有一意,指微观程度上的反应,(英文为Micro—reaction)在微反应器中直径为几十到几百微米的微通道内发生物理或者化学反应。

严格来讲,“微反应”是个广义的“大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微表情”,属于“面孔微反应”;二是除了表情以外的,其他能够映射心理状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常说的“小动作”,可以别扭地称为“微动作”,属于“身体微反应”;三是语言信息本身,包括使用的词汇、语法以及声音特征,称为“微语义”,属于“语言微反应”。但同时,“微反应”在通常汉语语境下,又会让人直接联想到身体的动作反应,即前面列举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微动作”。所以,“微反应”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作为一个狭义的“小词”,以便更贴近普通人的理解。

所以本书尝试以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平常可能遇到的各色心理现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并提供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懂一点微反应心理学,将帮助你在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掌握主动权,在细微之中观察人于无形,真真正正的把主动权牢牢掌握于手中。

内容推荐

由裴玲所著的《微反应心理学》尝试以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平常可能遇到的各色心理现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 并提供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懂一点微反应心理学,相信将会对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起到深远的影响。

编辑推荐

由裴玲所著的《微反应心理学》用了大量实际案例,为你详解细微表情与动作,以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招数,征服人心,平衡自我,轻松享受快意人生。

让你一眼看穿所有人的秘密和欲望。察觉对方的细微变化,从而走进他人的内心。

微反应心理学将帮助你在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掌握主动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微反应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裴玲 编
译者
编者 裴玲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46859
开本 32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258
CIP核字 2017049148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