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瓦尔登湖(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瓦尔登湖》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经典,作家、哲学家和超验主义者梭罗的代表作。1845年,梭罗搬进了瓦尔登湖畔他亲手搭建的小木屋,凭着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开始了两年多离群索居的简朴生活。他只吃自己种的作物,闲暇阅读《伊利亚特》、《论语》和《吠陀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冥思和观察自然上,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更真实和有价值的生活体验。这本书是他这段时期生活和思考的记录。它既是一次哲学理念和心路历程的展示,也是一份个人独立宣言,一项社会实验记录,以及一本自给自足生活手册。书中倡导的亲近自然,淡泊物质,崇尚精神追求的独特观念对美国文学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容推荐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著名散文集,出版于1854年。本书详尽地描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两年隐居时光。以及期间的关于自然、人生、人性等的思考。记录了他独处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探寻生活真谛的奇特历程。这本依据他自己的生活体验写成的不朽名作,是他身体力行结出的丰硕成果,书中处处闪耀着宁静、恬淡、智慧的光彩。

全书以春天开始,历经夏、秋、冬,又以春天结束.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复苏。文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出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到,发人深思;描绘景物处,语言优美、细致,如湖水之清澈透明,山林之茂密苍翠。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绘。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空气,有潺潺溪流。有鸟的欢歌,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阅读本书,你不仅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还能学习动植物学知识和广博的人文、地理、历史知识,体会行云流水中振聋发聩的思想。品味生命哲理,增长人生智慧.感受自然和生命之美。

目录

省俭有方

补充诗篇

我的住地;我的生活探索

阅读

闻籁

离群索居

来客

种豆

村子

贝克农场

更高的法则

鸟兽若比邻

室内取暖

原住民;冬日来客

越冬鸟兽

冬日瓦尔登湖

结束语

试读章节

省俭有方

写下面这些篇章,或者说写这里头大部分篇章时,我正形单影只地住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的瓦尔登湖畔树林子我亲手搭建的一间小木屋里,离左邻右舍一英里,仅凭一双手养活自己。我在那里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如今,我又是文明生活中的匆匆过客了。

要不是我的乡友们细致人微地探听我的生活方式,我本来不作兴向读者念叨私事,有渎清神,尽管有人会认为我的生活方式不可理喻,可在我看来并不尽然;而且,考虑到当时情况,我反而觉得非常合理。有人问我有些什么可吃的,我是不是感到孤独,我害怕不害怕,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另一些人则好奇地想知道我的收入中有多少捐给慈善事业了。还有一些拖家带口的人问我抚养了多少个贫困儿童。因此,我在本书中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要请那些对我并不特别感兴趣的人多多包涵。大多数书里,都不使用第一人称“我”这个字儿。在这本书里,“我”将保留第一人称。“我”字用得特别多,就成了本书的一大特色。其实,不管哪本书,说到底,都是第一人称在说这说那,不过我们往往把它给忘了。要是我既有自知之明又有知人之深,那我断乎不会大谈特谈我自己的。不幸的是,我阅历很浅,只能局限于这一个主题。再说,我还要求每一个作家迟早都能朴实无华、真心实意地写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仅仅写他听说过的别人的生活;写一些就像他从远方寄给亲人那样的书简,因为他只要真心实意地融人生活,一定是在离我十分遥远的地方。本书中这些篇章,也许对清贫学子特别适合。至于我的其他读者,他们会接受他们认为适合的那些部分。我相信,没有人会把撑破线缝的衣服穿上身,因为衣服只有合身,穿着才舒服。

我想要说的事儿涉及更多的,倒不是中国人和桑威奇群岛人,而是阅读以下这些篇章的,据说都是住在新英格兰②的读者诸君;就是说,有关你们的生存状况,特别是你们在当今世界上的外部状况或者现实环境,你们这个镇究竟是什么样儿,是不是非得坏成目前这个样儿,、还能不能改善得好一些。我在康科德去过许多地方,所到之处不管是商店、公事房、田野,依我看,居民们都在苦修补赎,干着形形色色非同寻常的活儿。我听说过婆罗门的信徒在烈火中打坐,两眼直瞅太阳;或者说,身子倒悬于烈焰之上;或者说,侧转脑袋仰望苍穹,“直到他们身体无法恢复天生的姿态,这时脖子是扭曲的,除了流汁啥都进入不了胃囊中去”;或者说栖身在一棵树底下,今生今世把自己跟链子拴在一起;或者说就像毛毛虫,用自己的身子丈量各大帝国的疆土;或者说一条腿站在立柱顶端——即便是这些有意识的赎罪苦行,也不见得比我每天见到的情景更不可置信,更令人触目惊心。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苦差使与我的邻居们所经受的困苦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赫拉克勒斯毕竟只有十二件苦差使,好歹做完了就告结束,可是我从来没见过我的邻居他们捕杀过任何妖魔鬼怪,或者服完过任何苦役。他们没有得过像伊俄拉斯那样的好友相助,用通红的烙铁把九头蛇的蛇头烧掉,不过九头蛇嘛,一个蛇头刚除掉,两个蛇头马上又长了出来。

我看到年轻人,亦即我的乡友们,他们继承了农场、房子、谷仓、牲畜以及各种农具,因为这些家产来得容易,但要舍弃却很难,乃是他们的不幸。他们还不如出生在空旷的牧场上让狼喂养成人为好,他们就可以两眼更亮地看到他们应召去干活的田地是个什么样儿。谁让他们成为土地的奴隶?为什么有人只好含垢忍辱,有人就可以坐吃他们的六十英亩收成?为什么他们一生下来就得开始给自己挖坟墓?他们本该像常人那样过日子,把他们眼前所有一切东西甩掉,尽可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我碰到过好多可怜虫,他们在沉重的负荷下几乎被压垮了,连气都透不过来,在生活道路上爬行,推动一座七十五英尺长四十英尺宽的谷仓、从来不打扫的奥吉厄斯的牛棚,祖传一百英亩土地还得耕种、除草、放牧、护林!没有祖产继承的人,固然不被祖产继承而来的拖累所折磨,但他们却要拼命地干活,方能培育自己几许英尺的血肉之躯。

可是人们常在误导下辛勤劳作。人的音容才智很快被犁人泥土中,化成肥料。正如古书里所说,受一种似是而非、通称必然的命运支配,人们积累的财宝会遭到虫咬、锈坏,而且诱贼人室偷盗。这是愚笨的人的一生经历,他们要是生前也许还不明白,那么在临终前准会明白。据说,丢卡利翁和庇娜是从头顶向身后扔石头才创造了人类。

P1-4

序言

19世纪初叶,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刚摆脱战争创伤,元气得以恢复,国内经济有了迅速发展,俨然跻身一流经济大国。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科学发明创造与大规模开发自然,一方面使美国人过上了空前富裕舒适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掠夺性开发自然,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原先纯朴恬淡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销声匿迹。这时候,有一位独具慧眼、颇有忧患意识的伟大思想先驱,切中时弊,大声疾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就是新英格兰著名作家、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始祖亨利-戴维·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r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一个商人家庭。康科德四乡风景如画,梭罗经常喜欢到野外去,独自徘徊在树木花草、鸟兽鱼虫之间,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1833年他进入哈佛,好学不倦,是班级里优等生;1837年毕业后返回故乡任教两年(1838—1840),还当过乡村土地测量员。但他毕生酷爱漫步、观察与思考,写下了大量日记,里头积累了他日后进行创作的丰富素材。他与大作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相契,于1841—1843年住在爱默生家里,成为后者的门生兼助手。于是,他弃教从文,在爱默生的激励下,开始写诗与论说文,起初给超验主义杂志《日规》,随后也给其他报刊撰稿。

1845年,他在离康科德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畔(爱默生的地块上,事前征得门师同意)亲手搭建一间小木屋,在那里度过的两年多的岁月中,完成了两部作品《康科德河与梅里麦克河上一周》和《瓦尔登湖,或林居纪事》(均在他生前出版)。1847年梭罗返回康科德居住,其后就在故乡从事写作、讲学及观察、研究当地动植物,偶尔也出门作短程旅行,以广见闻,为日后创作打下坚实基础。有时,他还得到父亲的铅笔工厂去挣点钱维持生活。1862年5月6日,梭罗因患肺结核不幸去世,年仅四十四岁。他生前一直默默无闻,并不为同时代人所赏识。直到二十世纪,人们才从他的不朽杰作中开始普遍地认识他。实际上,他真正的声名日隆,还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1846年2月4日,梭罗在独居瓦尔登湖畔期间,曾经给康科德一乡民们作过一次学术性的演讲,题为《托马斯·卡莱尔及其作品》。演讲结束后,乡友们如实相告,对于这个不可理喻的苏格兰诗人其人其事,他们压根儿不爱听。说真的,他们很想听听他谈谈个人湖畔林居的所见所闻。对于乡友们的这一要求,梭罗倒是非常心领神会。于是,在1847年2月10日,他以《我的个人经历》为题,在康科德再次登台演讲,结果是令他喜出望外地受到听众们空前热烈欢迎。听众们甚至要求他劳驾在一周后再重复讲演一遍,希望他的讲稿还可以进一步增补内容。是故,此次演讲以及后来类似的演说,就成为《瓦尔登湖》一书的雏形,并于1847年9月完成初稿,1849年打算出书,可万万没想到会受到挫折。因此,他不得不历时五载,将此书反复修改、增补、润饰,前后计有八次之多,终于使它成为结构紧凑、文采斐然的一部文学作品。《瓦尔登湖》在19世纪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迄至今日已有200种以上不同的版本,同时在国外也有不计其数的各种不同语言的译本。

……

众所周知,梭罗曾经从东方哲学思想中取得不少滋养与借鉴,从而丰富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见解。值得注意的是,梭罗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情有独钟。他在《瓦尔登湖》中旁征博引孔子、孟子等先秦贤哲儒家经典言论,总共有9处之多。博大精深、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儒家经典,不仅成了梭罗在阐发自己的思想论点时有力的支柱,而且不经意间还扩大了现代美国文化的思想视野。就我国读者来说,读到梭罗如此热衷地向美国人介绍孔孟之道、老庄思想,我想也一定会很感兴趣。因为经过梭罗引经据典并进行了新的诠释,难道说不就是在重新发掘和激活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所固有的独特的魅力和活力,从而顺势融合到美国文化乃至于全球性文化中去吗?

梭罗根据自己深信的超验主义观点,在书中就自然界四季更迭和精神复苏作出了极其精彩的描述。从章节上来看,《瓦尔登湖》一书是以春天开端,。依次经历夏天、秋天和冬天,最后仍然以春天告终,好似生命轮回的写照,既是终点又是起点,生生不息,开始复苏。梭罗在书末讲到一个在新英格兰广泛流传的故事:从一个蛰伏60年之久的虫卵里孵化出一只健壮而又美丽的小虫子,再次强调世上任何力量都扼杀不了生命的复苏,同样也表达了他的无比乐观的人生态度。梭罗在结尾时所写下的隽语箴言,直至今日,依然令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遮住我们眼睛的亮光,对我们无异于黑暗。唯有我们清醒的时候,天光才大亮。天光大亮的日子多着呢。”

随着岁月流逝,梭罗的《瓦尔登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曾被誉为“塑造读者的二十五本书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评语)、“美国文学中无可争议的六本或八本传世之作之一”(美国著名批评家约瑟夫·伍德·克鲁奇评语)。美国批评家伊拉‘布鲁克甚至还说过:“在过去一百年里,《瓦尔登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不消说,英国著名作家乔治。爱略特更是慧眼识珠,远在当年《西敏寺周报》上就撰文指出:《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人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这本书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走笔至此,我猛地记起,不久前我国有识之士在深圳举办的《自然论坛》,特意向我国广大读者郑重推荐的《十大自然读物》的书中,梭罗的《瓦尔登湖》名列榜首,足见它确实是举世公认的一部不朽名著。说真的,‘梭罗写在书里的一字字、一句句,对上至国家决策人、下至草根百姓来说,都是恒久不变的警世箴言啊!我想,不管怎么说,当前全球生态环境仍在不断恶化,社会上贫富越来越悬殊,“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依然甚嚣尘上,只要以上种种现象还没有得到全部彻底根除,在各个不同国家、各个不同民族,人们总要回首前尘,带着无限眷恋的心情缅怀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先驱,研读梭罗的这部不朽经典,从中不断地给自己汲取灵感、力量和希望。

潘庆舲

识于上海圣约翰名邸

书评(媒体评论)

梭罗是一位天才人物……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写出了美国最好的书。

——【美】爱默生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英】艾略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瓦尔登湖(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亨利·戴维·梭罗
译者 潘庆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06395
开本 32开
页数 36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6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6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