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胎儿期记忆(人的精神文化原型的发现) |
内容 | 作者简介 徐山,1955年12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文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博士。1987年起苏州大学文学院执教,现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11月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讲学,2001年4月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客座教授。著有《雷神崇拜——中国文化源头探索》《汉语言的起源》《徐山训诂文字论集》《人的精神文化原型的发现》《古文字考丛》《为了不惑——徐山短诗1000首》《周易结构与词义分析》《文字训诂稿存》《探义寻根——徐山文字训诂萃编》等多种,发表论文180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大恐龙生蛋 第二章胎儿期记忆的性质 第三章胎儿期记忆精神原型的再现形式 一逐出伊甸园 二涅槃 三面对死亡 四濒死体验 五所谓的“前生” 六屈原现象 七桃花源 八流行歌曲的歌词 九曼达拉 十女儿S的其他的梦的分析 十一《释梦》中一些梦的再分析 十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十三胎儿期记忆的引发实验 第四章道家和儒家经典文本的分析 一《老子》 二《论语》 三《庄子》 四《孟子》 第五章抵抗恐惧 一恐惧的三重来源 二双亲的责任 三自由的人 结语 附录一女儿S画的示意图和梦的回答录 一女儿S叙述“管子”故事的示意图 二女儿S叙述“恐惧的大怪物”梦的示意图 三我和女儿S有关梦的回答录以及S有关梦的话题的自由谈 附录二胎儿期记忆与释梦的进一步研究 胎儿期记忆与穆迪《死亡记忆》濒死体验 释“魂”、“魄”:中国古代濒死体验的字形记录 胎儿期记忆与《荣格自传》中的梦及幻象 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前后的梦的分析 徐山著作目录 编辑推荐 《荣格自传》为探究胎儿期记忆——人的精神本源的重要样本。 胎儿期记忆的发现,揭开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崭新一页。 《胎儿期记忆(人的精神文化原型的发现)》是作者徐山继《雷神崇拜——中国文化源头探索》《汉语言的起源》之后又一潜心之作,有关“文化-语言-人”的探源构成了寻根式思想历程三部曲。 人的最后一个秘密已被打开,人唯有在仁爱和自由之中才得以安宁。 内容推荐 《胎儿期记忆:人的精神文化原型的发现》为探究胎儿期记忆——人的精神本源的重要样本。胎儿期记忆的发现,揭开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崭新一页。是作者徐山继雷神崇拜——中国文化源头探索、汉语言的起源之后又一潜心之作,有关“文化-语言-人”的探源构成了寻根式思想历程三部曲。人的很后一个秘密已被打开,人唯有在仁爱和自由之中才得以安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胎儿期记忆(人的精神文化原型的发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4973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7-03 |
首版时间 | 2017-03 |
印刷时间 | 2017-03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56 |
CIP核字 | 2017040210 |
中图分类号 | B84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1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