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小说小史 |
内容 |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好著作奖(1995、1998、2003),一、二届王瑶学术奖很好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奖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 目录 序绪论中国散文与中国小说 一关于“散文” 二关于“小说” 三文类边界的建立与超越 四本书的叙述策略章史传精神与小说笔法 一古小说的起源与分类 二博物与琐言 三逸事与志怪 四随笔杂录与姑妄听之第二章作意好奇与诗人情怀 一唐人小说的渊源及体式 二女性魅力与游侠精神 三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四从记录见闻到自述生平第三章说书人与叙事者 一话本小说的酝酿与独立 二庶民的悲欢与听觉的艺术 三文人的介入与叙事者的呈现 四教诲、游戏与讽喻 第四章英雄与历史:以民间叙事为根基 一重建社会秩序——以《三国演义》为中心 二落寞英雄路——以《水浒传》为中心 三神魔与游记——以《西游记》为中心 四侠义与公案之分合——说书风格的滞留 第五章儿女与社会:以文人想象为主体 一欲望与家庭——以《金瓶梅》为中心 二才子佳人的新变——以《红楼梦》为中心 三女性命运之关注——清代小说的另一侧面 四士人心态与社会风情——以《儒林外史》为中心 第六章中国小说之转型一域外小说的刺激与启迪 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三小说的书面化倾向 四两代人的事业 主要参考书目 书名及人名索引条目 《中国散文小说史》新版序生命中必须承受的“重”——《中国散文小说史》新版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叙述中国小说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概述秦汉古小说、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及近代小说的发展历史,一方面又突出中国小说史上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的相对独立演进和互相影响的趋势,以及“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行文虽高度浓缩,却也多角度地体现了小说注重世态人情、细节琐事、奇谈怪论以及娱乐色彩深厚的特征,反映了作者独到的眼光与见识,是一部适宜大众阅读的学术普及著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小说小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9772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08000 |
出版时间 | 2019-05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4-15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0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2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52.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