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人机智能融合的区块链系统 |
内容 | 作者简介 蔡恒进,1964年生,湖北黄冈人,武汉大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学院信息及传播学院名誉院长。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5 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获得空间物理博士学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青年基金地球物理学部年轻的受资助者。曾在对地球磁层能量耦合中的磁场重联过程以及夜间近地磁力线磁层亚暴増长相时运动的研究做出突破性贡献。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和人的认知本源、服务科学、金融信息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目录 章区块链的起源(1) 1.1数字时间戳(1) 1.2区块链的落地(3) 1.3面向未来(4) 第2章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概念(8) 2.1分布式账本技术(8) 2.2区块(9) 2.3区块链的分类(10) 2.3.1公有链(11) 2.3.2私有链(12) 2.3.3联盟链(13) 2.4记账方式(13) 2.5激励机制(14) 2.6共识机制(15) 2.7哈希与梅克尔树(16) 2.7.1哈希(16) 2.7.2安全哈希算法(18) 2.7.3梅克尔树(26) 2.8常见威胁(27) 2.9不可能三角(29) 第3章区块链1.0(32) 3.1比特币区块链(32) 3.2UTXO(34) 3.3PoW(36) 3.4BIP(44) 第4章区块链2.0(46) 4.1以太坊(46) 4.1.1ERC20和ERC721(47) 4.1.2燃料费(47) 4.1.3DApp(49) 4.2智能合约(49) 4.3超级账本(53) 4.3.1Fabric架构(55) 4.3.2Kafka共识(58) 4.3.3Fabric的实现(59) 4.3.4Fabric的局限性(60) 4.4PoS(61) 4.5Sharding与Plasma(62) 人机智能融合的区块链系统目录第5章区块链3.0(63) 5.1DPoS及其他共识机制(63) 5.1.1石墨烯(64) 5.1.2拜占庭容错算法(64) 5.1.3PBFT算法的弹性最优(67) 5.1.4EOS.IO(69) 5.2everiToken(70) 5.3IOTA(75) 5.4Algorand(78) 5.5Conflux(83) 5.6跨链技术(87) 5.6.1公证人机制(88) 5.6.2哈希锁定(89) 5.6.3侧链/中继(90) 5.6.4分布式私钥控制(91) 5.7隐私保护(92) 5.7.1零知识证明(92) 5.7.2同态加密(93) 第6章人类智能(94) 6.1智能的起源与进化(94) 6.1.1智能的起源(94) 6.1.2智能的进化(97) 6.2自我肯定需求(101) 6.3炼化出的理念世界(104) 6.4性善的来源与未来(105) 6.4.1轮回染习(105) 6.4.2至善统摄(109) 6.4.3未来统摄现在(111) 第7章认知坎陷与通证经济(114) 7.1意识与认知坎陷(114) 7.1.1从“中文屋”到“认知坎陷”(114) 7.1.2具象化的认知坎陷(118) 7.1.3意识的凝聚与契合(122) 7.2共识价值论(125) 7.2.1经济学中价值论的局限(125) 7.2.2生而得之的财富(127) 7.2.3认知差异与共识价值(130) 7.3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134) 7.3.1存证与通证(134) 7.3.2从眼球经济到通证经济(137) 7.3.3通证作为共识的载体(139) 第8章区块链技术改造的案例(140) 8.1柠檬市场的治理(140) 8.1.1认知不对称是柠檬市场的根本原因(141) 8.1.2对价格的共识(142) 8.1.3双重利率定价法(143) 8.1.4实施效果分析(147) 8.2企业组织间的链改(150) 8.2.1B2B协作特点(153) 8.2.2B2B分层协作设计(156) 8.2.3实施效果分析(162) 第9章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设计方案(166) 9.1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166) 9.1.1AI的进展超过预期(168) 9.1.2未来智能系统的设计思路(170) 9.1.3意识先验模型改进的工程方案(173) 9.2历时性设计(175) 9.2.1通用结构设计维护通证的历时性(176) 9.2.2ID环算法维护主体的历时性(177) 9.3安全性设计(184) 9.3.1局部回滚抵御51%攻击(185) 9.3.2节能的PoW助力人机安全协作(186) 9.3.3加密算法保护协作隐私性(189) 9.3.4私钥丢失的应对方案(189) 9.4治理机制(190) 9.4.1基于通证的记账方式支持并行交互(191) 9.4.2一种去中心化电子支票的管理方法(192) 9.4.3灵活的权限管理支持监管友好(196) 9.4.4数据上链的规范(197) 9.5激励机制(198) 9.5.1维护系统生态——去中心化即挖矿(198) 9.5.2鼓励诚信行为——回溯历史的奖励机制(199) 0章平衡未来(201) 10.1货币发行是透支未来的手段(202) 10.2未来的世界货币(204) 10.2.1Libra的意义与问题(204) 10.2.2tokenbased记账模型更优(205) 10.2.3加密货币在国家对抗中的角色(206) 10.3认知欠坎陷对AI与意识问题的贯通(207) 10.3.1AI理论的会通(208) 10.3.2意识问题的四个层次(209) 10.4为机器立心(211) 参考文献(216) 内容推荐 人类思维的诞生和进化都会被认知坎陷引导和决定。本书呈现的是一套基于token/意 识片段理念发展而来的人机智能融合的区块链系统。该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强调并行算力和串行算力的重要性,且避免对消耗能源的增长需求; token与所有者深度绑定,51%算力攻击难以获利,极具安全性; 子链能建立共识和社区管理,存证性能可无限扩展。 该系统对于区块链系统而言是一项工程方案,对于未来的超强智能(hyperintelligence) 而言是一份行动纲领。机器全面取代人的体力之后,正在快速逐项取代人的脑力。前路扑 朔迷离,我们只能步步为营,勇往直前。本书是我们认知升级的不二之选,让我们一起见证 商业新文明的开端。 本书可作为区块链和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人员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高年级学生使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机智能融合的区块链系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蔡恒进,蔡天琪,耿嘉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05704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52000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B18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武汉 |
长 | |
宽 | |
高 | 25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