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大禹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第1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专著,论述了远古时代的历史人物大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从鲧禹神话与中国历史、大禹史实与民间传说、神话性与民俗性研究、大禹形象与考证、大禹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兼具史料性和学术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绍兴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刘家思,主编,教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组专家,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浙江省分会会员。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小说评论》《四川戏剧》《戏剧文学》《中国广播》和《人民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公开发表论文110余篇。 目录 前言:大力推进大禹研究 大禹精神 略述大禹的历史地位 大禹故里的历史记忆与华夏精神家园教育 大禹与绍兴历代治水人物 从古代中国水智慧看大禹治水精神·儒家篇 新时代的大禹精神 弘扬大禹精神助力“五水共治” 大禹精神对“五水共治”的现实意义 陆游诗赋颂大禹功德 考据与释疑 大禹名号考释 大禹族属世系与降生故乡探源 “禹娶涂山”与“禹会涂山”考 古文献中描述大禹事迹的“崇九文化” 《太平御览·皇王部》校释 大禹文化流变 尧舜禹时代的国家结构与管理制度略论 论大禹对中国古代诏令体式的建构 大禹妻说的文化演变 会稽神话系统:大禹文化的文学史意义 于越族源问题及“越为禹后”说新论 移民人川(渝)的部分夏姓之初探 北川祭禹习俗的发展和变迁 会稽山志与大禹文化 大禹与社会发展 以大禹精神引领绍兴地方行政文化建设 大禹治水精神在文化重构中的意义及价值 将大禹文化融人学校教育的途径与意义 缵禹之绪励精图治——绍兴水文化浅析 当代日本大禹研究对助推绍兴地方文旅产业的借鉴 关于打造禹羌文化旅游圈的设想 试析当代流行歌词中的大禹文化 大禹与水文化 论孔子“智者乐水”的审美内涵 老子的水思维与生态气化思想 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探析 大灾后的政治宣言——国民政府时期浙江省祭大禹活动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禹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第1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家思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刘家思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66103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0 |
| 出版时间 | 2017-07 |
| 首版时间 | 2017-07 |
| 印刷时间 | 2017-07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54 |
| CIP核字 | 2017122729 |
| 中图分类号 | K827=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239 |
| 宽 | 171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