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导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提出了客家区域教学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和区域的师生,为了建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用表意符号或象征符号所形成的价值理念、教学制度、教学行为及其外在的物质表现的整合体。从内到外主要包括客家区域教学精神文化、区域教学制度文化、区域教学行为文化及区域教学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它是客家文化的本质体现,是制约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的深层次根源。本书以此为线索,田野式地阐述了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的全貌。本书对于认识客家崇文重教的内涵,振兴发展客家基础教育,促进学校教学文化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杜德栎,教育学三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现任嘉应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主任,教育学优势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和教师教育研究,兼研究客家区域教育文化。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15部。 目录 前言/001 第一章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的基本理论/001 第一节文化的含义与特征/001 第二节教学文化的含义与构成要素/013 第三节教学文化的形态与功能/022 第四节教学文化的过程与变迁/030 第五节区域教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价值/043 第二章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形成的因素与运行机制/053 第一节影响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形成的因素/053 第二节客家文化对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的影响/066 第三节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的形成机制/075 第三章客家区域教学精神文化/087 第一节客家区域教学思想文化/090 第二节客家区域教学价值/104 第三节客家区域教学信念文化/113 第四节客家区域教学文化自觉/122 第五节当代客家区域教学精神文化的问题与对策/131 第四章客家区域教学制度文化/137 第一节客家区域教学制度文化的含义/137 第二节客家区域家族教学奖励制度文化的变迁/143 第五章客家区域教学行为文化/159 第一节客家区域教师教学行为/159 第二节客家区域教学习惯及其变革/169 第三节客家区域学习行为文化/182 第四节客家区域教学思维文化/192 第六章客家区域教学物质文化/198 第一节客家校园教学景观文化/198 第二节客家教学馆匾文化/210 第七章客家区域基础教育教学文化的重建实践/222 第一节梅州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的生态建构/222 第二节蕉岭县"区域性教学整体改革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232 第三节兴宁巿第一中学卓越教学文化建设综合实践与探索/240 第四节蕉岭县人民小学实施生本教学文化的实践与探索/250 后记/258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导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杜德栎,胡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2118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8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07-01 |
| 首版时间 | 2017-07-01 |
| 印刷时间 | 2017-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81.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