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教育剧场--女中的创新课程/上海教育丛书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徐永初,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正不错教师、上海市妇联执委、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女学生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兼职教授。曾主编《女校·女生》(2007年10月上海教育出版社)、《为了明日的辉煌》(2011年5月上海三联书店)、《圣玛利亚女校》系列(2014年6月同济出版社)等书。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剧场:不是戏剧课的戏剧课 第一节 历史足印:过去的女校一直有戏剧课 第二节 他山之石:其他女校的戏剧课 第三节 舞台在呼唤:我们也要开戏剧课 第四节 大幕将拉开:老课新开 第二章 戏剧游戏:营造安全环境及建立默契 第一节 开启破冰之旅:“暖身”和建立默契 第二节 身体雕塑:感知你的身体语言 第三节 自画像: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我 第四节 微型诗剧:内在自我的诗意表达 第三章 戏剧定格:运用动作呈现情境百态 第一节 创设定格:发现动作的“魔力” 第二节 定格的张力:调用生活中的冲突构建故事 第三节 演与谈:演出后的真实思想交锋 第四章 “虚戏”:用想象尝试艺术形态的融合 第一节 颜色:演出对美的直觉 第二节 绘画:演出情感的画面 第三节 诗歌:演出虚实相间的意境 第五章 过程戏剧:在过程体验中换位思考 第一节 心怡的故事:走进学生的内心 第二节 百日维新:和历史的碰撞 第六章 校园大戏:在戏剧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第一节 戏剧社的发展 第二节 三十个学生一台戏:《苍黄》 第三节 面向现实的经典改编:《小王子》 第四节 关注现实的学生原创:《寻找小猫的妈妈》 第五节 戏剧与音乐珠联璧合:音乐会《悲惨世界》 第七章 春华秋实: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第一节 学生需求:成就一门好课程 第二节 教师发展:造就一支好团队 第三节 路漫漫:这还是个新事物 后记 回忆与展望 内容推荐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着力构建具有女校特色的创新课程体系,从女校的历史渊源中演化出具有综合性课程意味的教育剧场。他们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科学精神和生活情趣兼备的现代知识女性,为培育未来社会服务大众、服务社会和服务国家的各行各业杰出女性领导者奠定坚实基础。 徐永初主编的《教育剧场——女中的创新课程》介绍了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教学理念。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教育剧场--女中的创新课程/上海教育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永初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徐永初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47463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7-03 |
| 首版时间 | 2017-03 |
| 印刷时间 | 2017-03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70 |
| CIP核字 | 2017046090 |
| 中图分类号 | G63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5 |
| 宽 | 171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