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精)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左鹏军,1962年生,吉林梅河口市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靠前文化学院院长、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国近代文学、中国戏曲史、岭南文学与文化。已出版《文化转型中的中国近代戏剧》等著作多部,并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序 上辑 近代文学新论 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新文学立场及其影响之省思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性缺失 甲午战争与近代诗风之创变 江浞诗歌与道咸诗风 黄遵宪的诗歌创变、诗学观念、文化选择与思想经验 丘逢甲的台湾情结与广东认同 论诗绝句的集成与绝唱——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的批评史和文体史意义 詹安泰的诗学观念与创作趣味 黄咏雩诗中的兴亡感慨与家国情怀 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 近代文学的自觉和奠基——阿英的近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 钱钟书的黄遵宪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下辑 近代戏曲探析 论近代传奇杂剧中的传统主义 梁启超小说戏曲中的粤语现象及其意义 从小说到戏曲:《红楼真梦》的文体转换与文化内涵 洪炳文的戏曲创作与近代戏曲的创变 汪石青戏曲创作考论 陈栩戏曲创作与相关史实考辨 蔡寄鸥的传奇创作及其戏曲史意义 顾佛影杂剧的本事人物与情趣意旨 姚鹓雏戏曲中的史实时事与情感寄托 李新琪《金刚石传奇》考述 王蕴章戏曲创作考述 王钟麒的戏曲观念与戏曲创作 吴承炬生平事迹与戏曲创作考辨 卢前戏曲的本事主旨与情感寄托 顾随杂剧的体制通变与情感寄托 吴梅弟子的传奇杂剧及其戏剧史意义 最后的呐喊和坚守——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传奇杂剧 后记 内容推荐 左鹏军编著的《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精)》分为“近代文学新论”和“近代戏曲探析”两辑,上辑共收入《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新文学立场及其影响之省思》文章11篇,对近代文学总体变革趋势、重要创作现象、学术史经验进行了反思与重估;下辑收入《近代传奇杂剧中的传统主义》等文章17篇,是对近代戏曲的重要创作现象、变革趋势及其戏曲史意义的专题论析,在文献史实、形式变革、文化转换意义上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左鹏军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8325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819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604 | 
| 出版时间 | 2017-04 | 
| 首版时间 | 2017-04 | 
| 印刷时间 | 2017-04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028 | 
| CIP核字 | 2017021884 | 
| 中图分类号 | J82,I206.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7 | 
| 宽 | 154 | 
| 高 | 4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