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化的盛宴 |
内容 | 内容推荐 宋智明著的《文化的盛宴(文化名人的浪漫与哲思)》内容为作者十数年来对文化名人的访谈录,作者能够三言两语就挑起受访者的谈兴,引领读者进入文化大家恢弘而深邃的精神世界;他的文字功底,则使他采访这些人物时,寥寥几笔就切中肯綮,蕴藉隽永。读完这些访谈,李敖的能言善辩、妙语连珠;金庸的沉稳老到、举重若轻;陈丹青的睿智犀利、灵动率真;谢泳的理性平和、严谨清晰;余光中的锦心绣口、温文尔雅……无不跃然纸上,如在眼前。 作者简介 宋智明,1972年出生于福建莆田,199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所,获考古学硕士。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副。现供职于厦门日报社。先后在《文艺争鸣》、《南方周末》、《厦门文学》、《萌芽》和《福建文学》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著有长篇小说《1992,爱情来了又走了》、小说集《雕刻时光》和《有人跟踪我》、随笔集《随遇而安——一个作家的城市体验》、《鼎沸集》和《流动的书斋》。有小说、评论入选多种年度选本。 目录 序无关颜值的专访 第一篇金庸:写武侠是偶然,办报纸是最爱 相关:她总是走到角落里——金庸夫人林乐怡印象 邓友梅:厦门很有文化底蕴,要好好保护 潘耀明:金庸做事胆识过人,平时嗜书如命 第二篇李敖:我在9月看到了春天 第三篇余光中:写作拥有美丽心灵 相关:席慕蓉:诗是自己来找我的 陈若曦: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经历 第四篇北岛:诗歌之光照亮突然醒来的人 第五篇余华:不写永远没有,越写则越有 第六篇林少华:鼓浪屿最吸引人,不希望罩在村上春树的光环下 相关:林少华:我和村上春树互相成全 第七篇陈丹青:事情做不完,没空老 相关:陈丹青:办美术馆要克服四大毛病 第八篇白岩松:哪怕现场只有十个读者,我也要义无反顾地飞来 相关:白岩松:两岸之间需要“脱敏” 第九篇汪朗:学做花生汤,至今不得要领 第十篇苏北:喜欢汪曾祺,把《晚饭花集》手抄一遍 第十一篇元山里子:把中国美好的文化呈现给下一代 第十二篇谢泳:对“人”没有兴趣,书再热我也不关心 第十三篇钱理群:要重新认识脚下的土地 第十四篇陈漱渝:要读懂鲁迅,一定要了解中国近现代史 第十五篇王兆胜:林语堂成功有五大秘诀 第十六篇吴浩然:丰子恺在厦留趣事,纳闷K剃头 第十七篇李响:米卢是一个乐观善良的老头儿 附录有趣的文章我都喜欢——专访记者、作家南宋 后记如鱼饮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的盛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智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4641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1 |
首版时间 | 2017-10-01 |
印刷时间 | 2017-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46.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