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云上的日子/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精品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曾几何时,父亲失明后黯淡无光的瞳仁,总在孟启元的眼前晃动。他考上医学院,专攻眼科,开始最新的实验项目。一路走来,总是会看到父亲用无光的眼睛在望着他。让他痛苦,却又给他激励,让他相信自己从事的是伟大的事业。可是,自从他做了那个残酷的决定,他就不再看见父亲的眼睛。多年以来,当实验一步步走向成功,当他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让越来越多的患者重获光明,他却很少想起父亲了。很久没有了。相反,儿子的眼睛,那对冷酷无情的电子眼,却时时如梦魇般缠绕着他。

孟教授用力摇摇头,举杯将红茶一饮而尽。飞机开始播放电影,是刚上映的《星空》,一部以画家凡·高生平为蓝本的电影。

啊,《星空》,他怎会忘记,小澜九岁那年的生目,他买了一本精美的凡·高画册送给儿子。当小澜拆开粉蓝色的包装纸,看到画册封面上的《星空》时,发出一声轻轻的叫喊,那是从内心深处涌出的感动,化作一股气流从胸中涌起,直冲出口,那样简单的一声“啊”,拖着长长的尾音,孩童清亮柔美的声音,让客厅都亮堂了起来。

“爸爸,星空在旋转!”小澜抬起头,兴奋地望着他,眼眶里那对镶嵌着精密电脑芯片的瞳仁比两年前多了点反光和层次感,不再是一片漆黑了。但是不,那依然不像是人类的眼睛,它们永远无法流露出真实的情感。

“是啊,星空在旋转。”孟启元避开儿子的“目光”。他用自己宽大的手掌握住儿子的小手,四只手一起在铜版画册的纸页上轻轻抚摸。

这是一幅神奇的画。星空下暗郁的圣雷米小镇,黑暗大地上升起火焰般的丝柏树。而凡·高笔下的夜空星河流转,宇宙万物循着生命能量奔涌的方向运动不息。

小澜轻轻打开画册,一页页地翻过去,色调温暖的小房间、张扬的向日葵、秋天色彩丰富的大地、如生命般蓬勃开放的杏花……

“爸爸,我想给你画张画!”儿子忽然灵巧地一缩身子,从孟启元怀里钻了出去。他冲进自己的房间,咔嗒咔嗒地拖来了他的工具箱,然后飞快地支起画板。

九岁时小澜已经开始尝试油画,也许是继承了爷爷的天分,他的绘画天赋令人惊叹。刚看过凡·高的画册,他居然就能学着用那种颤抖而充满情感的笔触来画画了。

小澜急促地在小幅画布上涂抹颜料,他挥舞手腕的动作中有一种韵律感,运笔也越来越熟练。当孟启元冷静地观察儿子作画的每一个细节时,总忍不住怀疑这种关注背后隐藏着什么?——我是关爱孩子成长的父亲,还是密切追踪实验成果的科学家?后一种解释令人齿冷,但他无法回避这种可能性。他为此纠结、自责,最后不得不向日记本倾吐了所有的痛苦与怀疑。是的,只有日记本!他的秘密无法和任何人分享。那个深不可测的黑暗的秘密。

孟澜站在美术馆空旷的大厅里。面对着展厅正中的那幅画。《世界》:奔涌的色彩,喷泉般的生命。一切自然界的色彩在这里汇聚、组合、裂变、新生。

P4-5

作者简介
赵海虹,1977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英美文学硕士、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与外国美术史”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教师。2014年秋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巴黎靠前艺术城交流”项目游走欧洲14国并参与美院师生作品策展。从大学时代开始发表科幻小说,同时涉猎文学翻译,著作甚丰;历获6届科幻银河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等文学奖项,作品曾被译为英文、藏文出版;英文小说Exuviation2010年在美国LCRW杂志发表,2014年被美国电子期刊Lightspeed全文转载。主讲的视频课程《诗画中国――中国山水画史英文专题讲座》入选2014年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在“爱课程”“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上线。
书评(媒体评论)

赵海虹是一个风格多变的科幻作家,她的作品时而呈现出女性的敏感和清丽,时而上演宏大的古典悲剧,时而出现技术型科幻硬朗的内核和世界设定;但这一切的背后都让人感觉到一个青春的视角。这种青春去除了幼稚和急躁,故事典雅而宁静,虽然包含着对人性的洞察和命运的忧伤,却总是沉浸在海水的幽深而不是烈焰的灼热中,就连死亡都是宁静的蓝色…”

说到青春感,我认为它是科幻文学的灵魂。世界科幻的黄金时代,其最深层的力量的源泉就是对未来和未知的向往…一科幻是真正的青春文学,如果失去了青春的梦幻和活力,它也就没有生命力了。

——科幻作家刘慈欣

目录

爸爸的眼睛

追日

罗布泊的梦

蒲公英

云上的日子

相聚在一九三七

我们的花园

湖那边

序言

为什么写科幻?许多人间过我这个问题。早年我总要解释那是个偶然。但写了二十年科幻,从学生时代青春喷薄的想象,到经验沉淀后深思熟虑的揣摩,在所有人生变化的阶段,工作、婚姻、生育,到再次艰难求学,始终不离不弃。创作长篇《水晶的天空》时,我才发现,正是在十二岁的夏天,仰望星空的时候,我找到了自己在宇宙与时间长河中的存在,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如此看来,我创作科幻是必然的。

我的科幻点大多从生活而来。植物是否有情感?人类是否能通过训练控制自己的五感?音频播放时产生的自发图像可以传达意义吗?人类可以控制天气吗?记忆与气味有关系吗?每一个生活中由于阅读、思考蹦出来的小念头,埋在脑海中生根发芽,我便会为它们寻找更多的科学背景和技术原理支持,然后,开始设计合适的故事来承载这种想象。当然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相聚在一九三七》,创作的起点不是科学,而是历史。

多年来,科幻小说作为我探索科学想象的工具,更是我文学表达的手段,并未植入太多“儿童文学创作”的意识。不过,这个集子中收录的作品大多却是我有心为青少年而作,甚至是用我之前的科幻点重新创作的。比如十年前,我曾在小说《云使》中,探讨两种科学发展观的激烈冲突和因此产生的悲剧;其中的忧患意识常见于成人科幻小说。但忧患应当是成人的反思,倘若在儿童时代都不能对科学有光明的向往,科学的未来如何发展呢?这也正是我用同一个科幻点,重新为儿童创作《云上的日子》的原因。

赵海虹

内容推荐

他们是活跃于当代儿童文学界的新锐作家,强烈的人文关怀、自觉的童年意识是他们的理论基石。在艺术创作上发扬传统,敢于尝试,勇于开拓;在文学之路上坚持逐梦,不忘初心,用实力彰显才华:小说、散文、童话,或奇诡、或瑰荫、或质朴……以童真之心,用时代之笔,在艺术之纸上各展风貌,各显腔调,展文学之美,为童年发声。赵海虹著的《云上的日子/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精品书系》为其中一册。

编辑推荐

赵海虹著的《云上的日子/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精品书系》收录了《爸爸的眼睛》、《追日》、《罗布泊的梦》、《蒲公英》、《云上的日子》、《相聚在一九三七》等八个短篇科幻故事,以亲情、友情为主线,从孩子的视角去探索科学背后的人文精神。全书想象独到,笔法细腻,颇具可读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云上的日子/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精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海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99636
开本 16开
页数 1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1
出版时间 2017-04
首版时间 2017-04
印刷时间 2017-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16
CIP核字 2017053317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5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