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思想与文化:第20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杨国荣主编的《思想与文化(第20辑)》设“哲学与逻辑”、“哲学史新诠”、“文学研究”、“史学经纬”、“理学发微”、“儒学平议”“中外之间”等,其中包含了《“哲人王悖论”新解》、《“文文相生”:“内互文性”与“外互文性”——一个比较诗学研究》、《仿行宪政与礼法调适——清末修律宗旨演变考论》、《阳明学的内部反思——从薛甲看“朱陆调和”论的一个新解释》、《近代以来日本视域下的朱子学与中国形象》、《布尔迪厄在东方——现今布尔迪厄研究的焦点与反思》等文章。 作者简介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靠前儒联理事、上海市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编委。 目录 哲学与逻辑 张留华:推理与做事 哲学史新诠 张立立:“哲人王悖论”新解 刘静:《老子》之“有”、“无”再探——基于比较哲学的视角 姚文永:回儒马注对阴阳五行的认识 文学研究 李卫华:“文文相生”:“内互文性”与“外互文性”——一个比较诗学研究 於璐:重审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与现代启示 陈惠:贝克特与叶芝 欧光安:叶芝诗歌中的宗教观 史学经纬 田访:《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所见刘氏一族之义例观 成富磊:仿行宪政与礼法调适——清末修律宗旨演变考论 理学发微 廖明飞:陈荣捷《朱子门人》商兑 魏艳枫:试论王柏思想的入世倾向 刘训茜:阳明学的内部反思——从薛甲看“朱陆调和”论的一个新解释 张新国:冯友兰对宋儒“义理之性”概念的诠释 儒学平议 郭美华:儒学政治与普遍主义——就孟子政治哲学与赵?教授商榷 韩振华:儒学与启蒙思想之关系再议——以朱子哲学为中心 中外之间 吴光辉、郭立欣:近代以来日本视域下的朱子学与中国形象 段世磊:日本“伦理学”概念构建中的儒学传统——从早期“伦理学”教科书看日本国民道德之建构 翁冰莹:布尔迪厄在东方——现今布尔迪厄研究的焦点与反思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思想与文化:第20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国荣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6639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0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