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阅微草堂笔记(百部国学精装版)(精)/古典文学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留下的唯一作品,与《聊斋志异》共同被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阅微草堂笔记》有过高度的评价:“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内容推荐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是晚年的遣兴之作,成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兴三年(1798)间。包括《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共24卷1200余则。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该书的取材,一是来自于纪晓岚本人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二是来自于他人提供或转述的材料。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从文人学士、妓女乞丐,到三教九流、花妖狐魅,几乎无所不包。《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十年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晚年心灵世界的写照。

目录

第一卷 滦阳消夏录(一)

第二卷 滦阳消夏录(二)

第三卷 滦阳消夏录(三)

第四卷 滦阳消夏录(四)

第五卷 滦阳消夏录(五)

第六卷 滦阳消夏录(六)

第七卷 如是我闻(一)

第八卷 如是我闻(二)

第九卷 如是我闻(三)

第十卷 如是我闻(四)

第十一卷 槐西杂志(一)

第十二卷 槐西杂志(二)

第十三卷 槐西杂志(三)

第十四卷 槐西杂志(四)

第十五卷 姑妄听之(一)

第十六卷 姑妄听之(二)

第十七卷 姑妄听之(三)

第十八卷 姑妄听之(四)

第十九卷 滦阳续录(一)

第二十卷 滦阳续录(二)

第二十一卷 滦阳续录(三)

第二十二卷 滦阳续录(四)

第二十三卷 滦阳续录(五)

第二十四卷 滦阳续录(六)附:纪汝估六则

试读章节

滦阳消夏录(一)

乾隆己酉夏,以编排秘籍,于役滦阳。时校理久竟,特督视官吏题签庋架而已。昼长无事,追录见闻,忆及即书,都无体例。小说稗官,知无关于著述;街谈巷议,或有益于劝惩。聊付抄胥存之。命曰《滦阳消夏录》云尔。

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嗔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耳昵就,非复曩态矣。尝见孙重画伏虎应真,有巴西李衍题曰:“至人骑猛虎,驭之犹骐骥。岂伊本驯良,道力消其鸷。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可为此事作解也。

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自往驱之。方盛陈人妖异路之理,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然公爱民乃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或于对语时举以问狐。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

爱堂先生言: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唯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渺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萤萤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唯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学究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鬼嗫嚅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斥之。鬼大笑而去。

东光李又聃先生,尝至宛平相国废园中,见廊下有诗二首,其一曰:“飒飒西风吹破棂,萧萧秋草满空庭。月光穿漏飞檐角,照见莓苔半壁青。”其二曰:“耿耿疏星几点明,银河时有片云行。凭阑坐听谯楼鼓,数到连敲第五声。”墨痕惨淡,殆不类人书。

董曲江先生,名元度,平原人。乾隆壬申进士,人翰林。散馆改知县。又改教授,移疾归。少年梦人赠一扇,上有三绝句曰:“曹公饮马天池日,文采西园感故知。至竟心情终不改,月明花影上旌旗。”“尺五城内并马来,垂杨一例赤鳞开。黄金屈戍雕胡锦,不信陈王八斗才。”“萧鼓冬冬画烛楼,是谁亲按小凉洲?春风苴蔻知多少,并作秋江一段愁。”语多难解,后亦卒无征验,莫明其故。

平定王孝廉执信,尝随父宦榆林。夜宿野寺经阁下,闻阁上有人絮语,似是论诗。窃讶此间少文士,那得有此。因谛听之,终不甚了了。后语声渐出阁廊下,乃稍分明。其一曰:“唐彦谦诗格不高,然‘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故是佳句。”其一曰:“仆尝有句云:‘阴碛日光连雪白,风天沙气人云黄。’非亲至关外,不睹此景。”其一又曰:“仆亦有一联云:‘山沉边气无情碧,河带寒声亘古秋。’自谓颇肖边城日暮之状。”相与吟赏者久之。寺钟忽动,乃寂无声。天晓起视,则扃钥尘封。“山沉边气”一联,后于任总镇遗稿见之。总镇名举,出师金川时,百战阵殁者也。“阴碛”一联,终不知为谁语。即其精灵长在,得与任公同游,亦决非常鬼矣。  沧州城南上河涯,有无赖吕四,凶横无所不为,人畏如狼虎。一日薄暮,与诸恶少村外纳凉。忽隐隐闻雷声,风雨且至。遥见似一少妇,避入河干古庙中。吕语诸恶少曰:“彼可淫也。”时已入夜,阴云黯黑。吕突人,掩其口。众共褫衣沓嬲。俄电光穿牖,见状貌似是其妻,急释手问之,果不谬。吕大恚,欲提妻掷河中,妻大号曰:“汝欲淫人,致人淫我,天理昭然,汝尚欲杀我耶?”吕语塞,急觅衣裤,已随风人河流矣。旁皇无计,乃自负裸妇归。云散月明,满村哗笑,争前问状。吕无可置对,竟自投于河。盖其妻归宁,约一月方归。不虞母家遘回禄,无屋可栖,乃先期返。吕不知,而遘此难。后妻梦吕来曰:“我业重,当永堕泥犁。缘生前事母尚尽孝,冥官检籍,得受蛇身,今往生矣。汝后夫不久至,善视新姑嫜;阴律不孝罪至重,毋自蹈冥司汤镬也。”至妻再醮日,屋角有赤练蛇垂首下视,意似眷眷。妻忆前梦,方举首问之。俄闻门外鼓乐声,蛇于屋上跳掷数四,奋然去。

献县周氏仆周虎,为狐所媚,二十馀年如伉俪。尝语仆曰:“吾炼形已四百馀年,过去生中,于汝有业缘当补,一日不满,即一日不得生天。缘尽,吾当去耳。”一日,冁然自喜,又泫然自悲,语虎曰:“月之十九日,吾缘尽当别。已为君相一妇,可聘定之。”因出白金付虎,俾备礼。自是狎昵燕婉,逾于平日,恒形影不离。至十五日,忽晨起告别。虎怪其先期。狐泣曰:“业缘一日不可减,亦一日不可增,惟迟早则随所遇耳。吾留此三日缘,为再一相会地也。”越数年,果再至,欢洽三日而后去。临行呜咽曰:“从此终天诀矣!”陈德音先生曰:“此狐善留其有馀,惜福者当如是。”刘季箴则曰:“三日后终须一别,何必暂留?此狐炼形四百年,尚未到悬崖撒手地位,临事者不当如是。”余谓二公之言,各明一义,各有当也。

献县令明晨,应山人。尝欲申雪一冤狱,而虑上官不允,疑惑未决。儒学门斗有王半仙者,与一狐友,言小休咎多有验,遣往问之。

P1-3

序言

在浩瀚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古代小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奇葩。

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成熟要晚于诗歌,萌芽阶段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史传、神话、寓言等文学形式的发展为古代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也奠定了古代小说志人、志怪的特点。

后汉至唐代以前是古代小说初步形成的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干宝的《搜神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搜神记》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开创了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唐代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文言小说,代表性作品有王度的《古镜记》、白行简的《李娃传》、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标志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走向了成熟。

宋代话本的产生,使古代小说的发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宋代话本小说第一次用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多以平凡人物为主,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宋代话本小说采取“说话”的故事叙述方式,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对于明清小说影响巨大。代表作品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京本通俗小说》等。同时,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也不断发展,从此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

元代小说,基本只是继承宋代创作的成就,很少创新,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这一时期的小说多经明朝人修改,具体写作年代很难判断。

中国小说到了明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才充分显示出它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地位。以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志演义》、《水浒传》和成书于明嘉靖年间的《西游记》为代表,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由宋元时代初具规模的讲史和说经话本,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明代的小说分为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公案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几类。讲史小说是在宋元人说话中讲史一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三国志演义》;神魔小说的发展受到当时统治阶层崇尚宗教的影响,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世情小说出现使小说的题材转向了现实生活,其中以《金瓶梅》为代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公案小说由宋话本公案类演义而成,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在小说史上别开生面;白话短篇小说在明中叶以后,随着宋元话本的整理刊行,文人摹拟话本而创作白话短篇小说之风日盛,这些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面。代表作品有冯梦龙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凌潆初仿“三言”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清代是中国小说史上又一个创作高峰。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者和经典的作品。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到清末,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这些文字中流淌着一个根本的因素,那就是人的情感和疑惑,这正在她的魅力和内在的生机。文字的记录是“古”的,但对于每个后来者的认知和体验却永远鲜活。穿越这些经典的文字,我们会惊叹于古人的所思所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生活,完善生活。所以,只要我们对历史的传承和生命的意义有探索和思考,古典就永远具有现实的意义。

为此,我们编辑这套《古典文学系列丛书》,选取了中国古典文学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各种版本进行了甄别梳理,选取其中较为完善的版本,将陆续出版,以飨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阅微草堂笔记(百部国学精装版)(精)/古典文学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纪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701554
开本 16开
页数 46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81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1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3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