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行书枯树赋五种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枯树赋》,南北朝时期庾信撰。庾氏颇擅文学,然时命多舛,先遭“侯景之乱”而出逃江陵,后因国灭而终生羁留北方。《枯树赋》一文乃藉物寓人,以树木之荣枯,叹己身之遭际,赋文低回缠绵,感慨良深。据云:“庾信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将《枯树赋》示之,自后无敢言。”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至唐代,褚遂良以行书书之,“如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遂与赋文并称二绝。褚氏所书墨迹,据云曾藏寿春魏纶处;同时另有响搨本传世,然皆已不可踪迹。今常见者,有《戏鸿堂帖》《玉烟堂帖》《听雨楼法帖》及《邻苏园帖》等刻本数种,而尤以《听雨楼法帖》为精。因“庾子山此赋有名江左,得河南书,可称两绝”,所以历来临习者颇多,如赵孟頫、董其昌、姚孟起等人均有墨迹或刻帖传世。且诸家所摹,既注重汲取原作精髓,又能融入自家面目。以赵孟頫临本为例,有论书者品评道:“褚书既极秀逸,有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赵则稳密端润,往往得笔外意,俱在山阴堂室间,正不当以时代论也。”可见这些临摹本也极具价值。有鉴于此,我们精选了《戏鸿堂帖》本、《听雨楼法帖》本以及上述三人临本,予以整理出版。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所见归入赵孟頫名下的《枯树赋》有两种,其一尝刻入《松雪斋法书墨刻》,后为日本人小川广己所藏;其一为民国间有正书局所影本(以下称“有正书局本”),墨迹下落不明。本书条陈部分採用有正书局本,而将小川广己本附于书后。除此而外,书后还附录了历代集评和释文笺注,希望对研读有所脾益。 作者简介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有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 目录 《行书枯树赋五种》无目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行书枯树赋五种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唐)褚遂良 | 
| 译者 | |
| 编者 | 叶子卿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056857 | 
| 开本 | 12开 | 
| 页数 | 8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7-03 | 
| 首版时间 | 2017-03 | 
| 印刷时间 | 2017-03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38 | 
| CIP核字 | 2017036355 | 
| 中图分类号 | J292.3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33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310 | 
| 宽 | 190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