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宗教研究(第2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也是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科研项目”宗教和谐论与北京诸宗教之关系研究”课题项目。
《北京宗教研究(第2辑)》讨论了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并结合各大宗教内在蕴含的和谐思想与价值,阐释了多元宗教在北京建设中的意义。
图书 | 北京宗教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北京宗教研究(第2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也是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科研项目”宗教和谐论与北京诸宗教之关系研究”课题项目。 《北京宗教研究(第2辑)》讨论了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并结合各大宗教内在蕴含的和谐思想与价值,阐释了多元宗教在北京建设中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王潇楠,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获硕士学位。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论文和调查报告有《中国基督教个案研究》《北京基督教信徒信仰现状研究》《缸瓦市教堂的聚会特点及问题探讨》《近年基督教传华史(1840-1911)研究综述》。 陈进国,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宗教人类学》集刊主编,中国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作:《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隔岸观火:泛台海区域的信仰生活》《南海诸岛庙宇史迹辨析》《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合著/合编有《中国道教思想史》《澳门宗教报告》《北京宗教研究》《义利之辨:财富观念的人类学研究》《梅子熟了:百位学人的乡村中国》等。 目录 序首届北京宗教研究高端论坛致辞 宗教和谐论的理论反思 宗教和谐论 宗教和谐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成果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读牟钟鉴先生《宗教和谐论》有感 和谐乃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第一要义 和谐:相助相养、相辅相成 远引深潜文心独韵——读牟钟鉴先生《宗教和谐论》有感 倡导宗教和谐论推进和谐宗教研究——《宗教和谐论》读后 认识宗教问题的方法论与构建和谐的宗教关系 对话促进包容和谐 基督教的美德与社会和谐 宗教和谐观与宗教遗产保护 道教与宗教和谐论 中国伊斯兰教的“和谐”观 浅论中国伊斯兰教教育 发扬中国伊斯兰文化传统,保护中国伊斯兰文化遗产 天主教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 文物是重建中国佛教的基础——略谈太虚法师的文物观 北京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 宗教在北京和谐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佛教文化在首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 思考与实践——北京东岳庙与和谐社会建设 关于发挥北京东岳庙道教文化重要作用的探讨 北京牛街:一个大都市回族社区的历史与现实 北京蒙藏佛教文化的作用 其他宗教问题研究 关于启动《中华道藏》续修工程的倡议 宗教渗透基本问题浅析 学术综述 “首届北京宗教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宗教和谐”研究动态:著作综述 附录首届北京宗教研究高端论坛参会、听会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京宗教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潇楠,陈进国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017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7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1 |
首版时间 | 2017-03-01 |
印刷时间 | 2017-03-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29.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6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