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哲学小史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武内义雄,日本哲学家,国立东北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昭和天皇的哲学老师。武内义雄1919年曾留学中国,对儒家、老庄及佛家等中国古代思想研究颇深,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的早期实证论代表。著有《中国哲学小史》《儒道的精神》《论语译注》《诸子概说》《易与中庸的研究》等。 目录 绪 论 / 001 古代期(上) 诸子时代 章 中国古代的民族信仰 / 002 第二章 孔子 / 008 第三章 孔门的两个学派 / 019 第四章 墨子及其后学 / 029 第五章 老子及其后学 / 036 第六章 稷下之学 / 048 第七章 庄周及其后学 / 070 第八章 论理学的发达 / 076 第九章 荀子及其门下 / 082 第十章 秦代的思想界 / 094 古代期(下) 经学时代 第十一章 前汉的经学 / 104 第十二章 后汉的经学 / 118 第十三章 两汉的诸子 / 125 中古期 三教交涉的时代 第十四章 从儒教到老庄 / 136 第十五章 从老庄到佛教 / 142 第十六章 道教之成立 / 155 第十七章 经学之统一 / 161 第十八章 隋唐之佛教 / 166 第十九章 中古期哲学之概观 / 172 近代期 儒教革新的时代 第二十章 儒学之新倾向 / 176 第二十一章 佛教之新倾向 / 180 第二十二章 宋学之勃兴 / 184 第二十三章 道学——周张二程之学 / 187 第二十四章 春秋学——欧阳修与司马光 / 197 第二十五章 宋学之大成——朱子 / 201 第二十六章 宋学与佛教 / 214 第二十七章 宋学之别流——陆子 / 217 第二十八章 朱陆的门下 / 221 第二十九章 明学——陈白沙与 / 227 第三十章 清学之演变 / 239 内容推荐 武内义雄著的《中国哲学小史(精)》是中国哲学思想史论著。本书按时间顺序,详尽地介绍并分析了上自殷周、下迄明清的中国哲学史。 除一般中国哲学史著作重视的儒家学说、宋明理学之外,亦对以往为主流所忽略的思想流派,如稷下学派、两汉经学,有精到之论述。 以“流派”为梳理中国哲学史之枝干,理路清晰,便于读者把握。对中国哲学史之分期及演进过程,有独到之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哲学小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日)武内义雄 著;汪馥泉 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91641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79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09-01 |
| 首版时间 | 2017-09-01 |
| 印刷时间 | 2017-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2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