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斯巴达史(揭秘战斗城邦的兴衰)/历史面面观
内容
内容推荐
《斯巴达史》用具有冲击力的文字和画面记录斯巴达城邦崛起、统治和失败的全过程,探索它崛起的原因和治理的逻辑。本书将从斯巴达城邦的创建过程和治理之道入手,带领读者重温斯巴达著名的战役,会见凶残的首领,领略这个古老的军事强国留下的遗产。在书中还能看到一名精锐的斯巴达士兵是如何训练而来的,以及斯巴达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还有对古代斯巴达人的日常生活、吃穿住行的详细描述。同时,也深刻分析了斯巴达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作者简介
张建威,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别进修过MBA、国际法硕士和公共事务管理课程;曾在吉林工业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任教;后任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一秘和驻布里斯班总领馆领事。现任大连市外事办公室巡视员(副厅级),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副译审,大连海事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翻译硕士(MTI)专业兼职导师,曾被誉为“大连市首席外事英语翻译”。出访过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来访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印度总统纳拉亚南、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等外国政要担任过口译。主要从事外事翻译、国际关系及城市外交研究。发表论文、译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著作4部;译著7部。
目录
斯巴达的崛起
斯巴达的诞生
斯巴达:勇士之邦
斯巴达女人
斯巴达的黑劳士
宗教
希腊人与宗教
神谕的秘密
文化
古斯巴达的艺术与建筑
古代斯巴达体育
古代奥运会
战时斯巴达
斯巴达之怒
伯罗奔尼撒战争
衰落与遗产
伊巴密浓达:复仇斯巴达
罗马征服希腊
斯巴达遗产
21世纪的斯巴达
巴达的崛起
斯巴达的诞生
斯巴达:勇士之邦
斯巴达女人
斯巴达的黑劳士
序言
炎炎烈日之下,你沿着
一条石径艰难地跋涉着。
石径两边是尘土飞扬的山
峦。正在卖力干活的黑劳
士纷纷好奇地直起腰,打
量着你这位外乡人。前方
,一座遍布低矮建筑的城
邦离你越来越近。雄伟的
神庙耸立在城邦背后陡峭
的山峦之上。铺砌整齐的
街道渐次映入眼帘。街道
蜿蜒在房屋和店铺之间,
在一棵古柏旁边绕了一个
弯。接下来,你注意到了
他们。闪闪发光的头盔后
面是一双双疑窦丛生的眼
睛,防守城邦的勇士们将
长矛紧紧地握在手中,时
刻准备着挺身出击。他们
不知道你来自哪里,但你
现在非常清楚自己置身何
方:这,就是斯巴达。
导语
“历史面面观”系列图书引进自英国未来出版社旗下聚焦历史事件呈现和解读的杂志“All About History”,通过独特的角度、扣人心弦的讲述和令人惊叹的插图,将充满戏剧性的历史呈现给读者。作者团队包括牛津大学战争史教授彼得·H.威尔逊、卡迪夫大学考古学名誉教授米兰达·奥尔德豪斯-格林、约克大学著名埃及学家乔安·弗莱彻教授等知名历史学家。
本书是丛书的一本,主要讲述斯巴达的历史和现状。
精彩页
斯巴达的诞生
今天,提起“斯巴达”这个词,人们就会想到猛士遍地的城邦,穷兵黩武、崇尚军事立邦的统治阶层。的确如此,斯巴达堪称古希腊最为著名的城邦,流传着许多勇猛无畏的故事,迄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正如合抱之树生于毫末,斯巴达并没有显赫的出身。有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1500年这里就有人类定居和活动,但是古代斯巴达的明确起源还是更接近公元前1000年左右。当时,位于希腊东南部拉科尼亚地区的利姆纳、皮塔纳、米索亚和锡诺索拉四个村庄共同形成了斯巴达城邦。第五个村庄阿米克莱后来也跻身其中,这个城邦名字的意思是“我播种”。鉴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这个称呼还算是恰如其分。四周的欧罗塔斯谷地沃野连绵,为其日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几个世纪的斯巴达历史,很难有绝对权威的定论。历史往往易于和神话水乳交融,在希腊尤其如此,这样就模糊了事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进而让人无法理解。开启变法、启动城邦政治和社会改革的立法者来库古(Lycurgus),将斯巴达变成了一个以军事为本的城邦,但他是否真的存在尚不得而知。即便确有其人,至少可以说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不管斯巴达的统治哲学如何横空出世,它的崛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所发动的军事征服。在人们熟知的第一次(公元前743—前724年)和第二次(公元前685—前668年)麦西尼亚战争中,斯巴达入侵并征服了邻邦麦西尼亚。后来的结果证明,斯巴达成了希腊城邦中的一股势力,当时控制着约8500平方公里土地,一跃成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在被征服的麦西尼亚人和被压迫的黑劳士们的助力下,斯巴达迅速崛起。由于麦西尼亚人和黑劳士承包了全部农活,斯巴达人只做他们最为擅长的两件事—穷兵黩武和治理城邦。
黑劳士们被牢牢地控制起来。斯巴达每年都会向他们宣战,定期予以选择性杀戮,以防止人数过多,有时还会突发奇想将他们组织起来服兵役。这些全都由一个叫作克里普提的秘密军事组织一手包办。组织中大多为正在接受军事训练的年轻斯巴达人。
为加强“军训”,这些斯巴达年轻人昼伏夜出,利用夜色做掩护,用刀攻击毫无提防的黑劳士们。黑劳士占斯巴达城邦总人口的90%,因此犯上作乱的可能性很大,他们业已成为斯巴达人心头如影随形的大患。有时,他们的叛乱是灾难性的,最明显的一次是在公元前464年的第三次麦西尼亚战争中,他们破坏了斯巴达与雅典的关系,在公元前431—前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他们又故伎重演。
尽管黑劳士和麦西尼亚人遭受的虐待显而易见,但原住斯巴达人似乎享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这些“人”或曰“平等人”中的大部分都享有土地所有权。这些“斯巴达人”必须通过完成军事训练,即所谓的“阿高盖”斯巴达式教育,才能获得公民身份。换言之,只有那些能够将自己的家族史追溯到城邦原住民的人,才会获准参与军训。通过考试的人被称为“同伴”,只要他们继续为自己就餐的军营食堂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就可以保持这种称号。他们要在军营里生活到30岁,直到60岁才解除兵役义务。
虽然斯巴达人生性好战,但并没有过度的父权制倾向。与其他城邦不同的是,女性也像许多人一样获准拥有土地。由于丈夫战死疆场的概率极大,她们往往会继承他们的财产。在斯巴达,大约有五分之二的土地一度由女性拥有。这使得斯巴达比当时或此后的许多其他文明更具代表性。
斯巴达人治理体系的起源仍然是个未解之谜。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约46年—120年)认为,来库古在接受阿波罗神通过特尔斐神谕提出的建议后,创立了斯巴达宪法,最初被称为《大公约》。斯巴达人自己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也不允许使用钱币,只能以称为奥波尔的铁棍作为替代品。在斯巴达,物质财富并不是地位的象征。判断是否拥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人们更看重的是某个人是不是英勇善战的坚强战士、是否拥有一个多产的农庄、能否养活一个坚韧顺从的家庭。
此外,斯巴达的治理体系融世袭君主制和民主制度于一体,可谓独树一帜。在这个体系的顶层有两位国王,他们来自阿吉亚德和欧里庞提德家族,继承权归长子所有。战时,他们出任斯巴达军队的最高统帅。公元前480年,法律规定其中一个国王必须留在后方。和平时期,他们更多处理的是宗教和法律事务,民事和刑事案件的审理后来移交给了监督官。在此期间,他们经常向特尔斐神谕寻求答案,并根据需要间或进行祭祀以抚慰神明。
在君主制之外,斯巴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长老会。该会由28名“老臣”加上两位国王组成。斯巴达人年届花甲才有资格称为“优胜者”,而长老会成员就是通过公民大会从“优胜者”中选拔出来的,实行终身制。从根本上讲,长老会旨在捍卫城邦宪法,也包括向政府提供咨询和立法援助。他们帮助递交议案,而这些议案随后将提交给公民大会。这是他们的权力,他们可以选择阻止议案在公民大会上获得通过。此外,长老会还是斯巴达最高司法机关,有权审判包括国王在内的任何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斯巴达史(揭秘战斗城邦的兴衰)/历史面面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译者:张建威
编者 (英)查尔斯·金杰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74095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1
出版时间 2022-05-01
首版时间 2022-05-01
印刷时间 202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86
CIP核字 2021270656
中图分类号 K125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