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观与“反恐” |
内容 | 作者简介 安高乐,男,满族,贵州金沙人。云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四川大学靠前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靠前关系专业博士,师从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张力先生,从事现当代靠前安全研究。本科毕业后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博士毕业后先后于西南石油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现任职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印度研究所。在《美国研究》《靠前论坛》《南亚研究季刊》等较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凸显及恐怖主义的危害 第一节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凸显及扩散 第二节 恐怖主义及其对21世纪国际安全的冲击 第二章 “9·11”后美国国家安全观 第一节 “9·1l”袭击对美国国家安全观的影响 第二节 “先发制人”战略的提出 第三节 “先发制人”战略的结构因素:物质和观念因素的结合 第三章 师出有名:美国国内“反恐”立法 第一节 《使用武力授权法》 第二节 《授权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决议》 第三节 《爱国者法案》 第四章 美国与南亚“反恐战争”:以巴基斯坦为中心 第一节 美巴对合作“反恐”的认知 第二节 美巴“反恐”合作机制、过程及成效 第三节 巴基斯坦在美国“反恐”中的地位 第五章 美国东南亚“反恐”:以印尼为中心 第一节 美印(尼)对合作“反恐”的权衡 第二节 “刚性反恐”:美-印尼“反恐”合作领域及成效 第三节 印尼“柔性反恐”措施及美国的反应 第六章 美国中东“反恐":以沙特阿拉伯为中心 第一节 美沙对合作“反恐”的利益需求 第二节 美国和沙特的“反恐”合作领域 第三节 沙特“柔性反恐”措施:去极端化(PRAC) 第四节 沙特的“柔性反恐”特征及美国的反应 第七章 大国合作与美国“反恐”前景 第一节 美国-印度“反恐”合作 第二节 美国-俄罗斯“反恐”合作 第三节 美国-欧盟“反恐”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安高乐著的这本《“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观与“反恐”》以非传统安全为研究视角,以“9·11”恐怖袭击事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美国“9·11”之后的国家安全观与“反恐”。“9·11”事件作为靠前安全研究的重要驱动力不仅凸显了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人类的危害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国家安全观,使其一改冷战期间将主要大国作为头等威胁的思维,转变为将恐怖主义,以及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结合视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由于恐怖主义是一种遍及优选的威胁,美国必须寻求“反恐”盟友。南亚的巴基斯坦、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基于自身特殊的国家利益选择与美国合作“反恐”。美国―巴基斯坦、美国―印尼、美国―沙特对合作“反恐”的利弊权衡、“反恐”合作的领域及“反恐”合作的成效是本书探讨的主要内容。此外,本书还阐述了美国与印度、俄罗斯、欧盟等大国和国家集团的合作“反恐”及其取得的成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观与“反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安高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5013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8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1 |
首版时间 | 2017-10-01 |
印刷时间 | 2017-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771.23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23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8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