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严阵文学创作评论集(精) |
| 内容 | 作者简介 韩新东,研究生毕业,安徽报业集团《徽商》杂志社总编辑,安徽报业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安徽省作协团委员,散文诗协会秘书长。 目录 代序:修养修为修行筑就了“严阵高度” 诗歌评论 一条探索的路——评《严阵抒情诗选》 《山盟》与诗体小说 激荡着楚辞、汉赋精神的当代杰作——《含苞的太阳》读后 春花又一支——读《花海》 孜孜不倦的审美追求——对《严阵抒情诗选》一个角度上的考察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中国梦——评严阵的诗集《中国梦》 诗人严阵“封笔”之我见 严阵新诗对古典诗歌传统的再发现 指尖弹响的那些——严阵诗歌的情理交融 严阵和《老张的手》 长篇叙事诗的一个突破——读严阵的《山盟》 “中国梦”的艺术诠释——政治抒情诗《中国梦》赏析 一位始终微笑的诗人——读严阵《微笑的中国》和他微笑的诗情 时代和民族的优秀歌手——严阵诗歌论 严阵诗歌以及章新建对于严阵诗歌研究切入点的启示 个人想象与集体意识交织着的民族共同体——严阵诗歌中的中国形象 读严阵的诗集《中国梦》 严阵的诗:从清新雅洁到瑰玮绚烂的如画长河 诗敲雪月风花夜,画卷江湖烟雨天——严阵先生短篇诗歌的印象主义批评 意念的溶流与“轻”的意境——论严阵中篇抒情诗 严阵诗歌的艺术特色 小说评论 历史与时代的多维镜像——简论诗人严阵的小说创作 严阵中篇小说的叙事品格 散文评论 我读《弱水》 评严阵散文集《牡丹园记》 师恩,惠我一生 我与严阵的一段友谊 严阵:使命感是诗人的灵魂 过去同现在对比理想和现实交融——读严阵的《牡丹园记》 创意造言,皆不相识——读严阵散文《我的母亲》 后记 内容推荐 唐先田、韩新东编的这本《严阵文学创作评论集》分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三部分,共收论文三十篇,包括《严阵新诗对古典诗歌传统的再发现》、《严阵中篇小说的叙事品格》、《我与严阵的一段友谊》等。论文对严阵的诗歌、小说、散文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充分挖掘了严阵文学作品的内蕴,是对严阵文学艺术的总结和概括。还有一类夹叙夹议的文章,理论性虽弱,但通过回忆与严阵先生的交往,展示出严阵先生的高风亮节,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严阵的作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严阵文学创作评论集(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韩新东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唐先田//韩新东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65999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17-06 |
| 首版时间 | 2017-06 |
| 印刷时间 | 2017-06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84 |
| CIP核字 | 2016322877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246 |
| 宽 | 178 |
| 高 | 2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