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文论中的体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胡晓明主编的这本《中国文论中的体(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分为“通论”、“文论”、“诗学与词学”、“民国文论”、“文化与文学”、“文献”等专栏,收入有关中国文学文体理论和体用、文章学诗学词学理论等方面的论文以及诗词文论文献,重点突出,研究覆盖面广泛,体现了中国古典文论学科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师从王元化教授,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目录 编辑部报告 ◆通论◆ 西方观念的影响和中国戏曲史的书写 论古代小说中伦理道德批评的特点与焦点 庄禅会通视阈下“光”范畴之美学意蕴 汉语史的挑战:《文化制度与汉语史》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启示 盖棺论定:对谥议文的文章学与文化史的考察 秦汉文书程式范本的文体学意义 ◆文论◆ 钱锺书先生论《文赋》 《文心雕龙》“性情”的内涵考论 《文心雕龙·辨骚》释疑 试论“象”与文之起源关系——以《文心雕龙》之《原道》篇为例 韩愈古文观与养气、因时 庄元臣文章学思想述论 ◆诗学与词学◆ 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对日本白居易诗学的研究 初唐送别诗的地域结构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研究 诗骚风情,韩孟先导——中唐过渡期诗人刘言史诗歌的文学源流 宋代文学批评中的诗词互证与辨体思想 论宋代诗学语境下的“体制为先”说——兼与宋代文章学、明代诗学比较 论何汶《竹庄诗话》的诗学思想 词史“尊体”说检讨 钱斐仲对浙西词派的继承与突破 论包荣翰对陈廷焯词学的继承与背离 疾病诗学与金逸的诗意书写 诗词中的“秦镜”意象 ◆民国文论◆ 民国时期的两个古代文论选选本 梁漱溟、熊十力从生命论至文艺观的分歧 ◆文化与文学◆ 《鬼谷子》的修辞哲学及其现代价值 韩非“反文学”辨——《韩非子》文学研究之一 清代女性文学研究的问题与分析 ◆文献◆ 《小时报》所载词话五种 凌波读曲记 《近词丛话》辑补 杨全荫与《绾春楼诗话》考辩(附诗话) ◆纪念◆ 融通艺文成一家——邓乔彬先生治学述略 ◆会议◆ 最是空山新雨后:“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文论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文论中的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胡晓明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7839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2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62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