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施蛰存文学著译年谱/当代著名作家及学者年谱系列 |
| 内容 | 作者简介 赵凌河,女,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现代派文学引论》、《中国现代浪漫派文学综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合著)、《新文学现代主义思想史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和“历史变革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等,获辽宁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目录 序言 一、松江记忆与“文学事业之始”(1905年-1925年) 二、“三个书店”与“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26年-1929年) 三、《上元灯》与“第一本”小说创作(1929年) 四、《将军的头》与“创作的新蹊径”(1930年-1931年) 五、《现代》杂志与“现代派”(1932年-1934年) 六、“文艺上自由主义”与“洋场恶少”(1933年) 七、《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1933年) 八、《文饭小品》与编辑活动的“开径独行”(1935年) 九、《小珍集》与“灵魂之息壤”(1936年) 十、《灯下集》与“适性任情”的散文(1937年-1940年) 十一、《妇心三部曲》与施尼茨勒作品的译介(1941年) 十二、《文学之贫困》与“纯文学”的态度(1942年-1945年) 十三、《待旦录》与“关于文艺的一些小意见”(1946年-1947年) 十四、“西窗”与西学东渐的努力(1948年-1956年) 十五、《才与德》与“元祐党人”(1957年-1961年) 十六、金石碑版与“北窗”的兴趣(1962年-1977年) 十七、“又弄起笔头来”的随笔小品(1978年-1980年) 十八、《词学》的“继往开来”(1981年) 十九、“更生”与资深翻译家(1982年-1985年) 二十、“教书匠”退休与“怀旧”的“百花洲文库”(1986年) 二十一、《唐诗百话》与“东窗”的研究(1987年-1988年) 二十二、《戴望舒诗全编》与亲密朋友的“职责”(1989年) 二十三、“杰出贡献奖”与旧作的“百废俱兴”(1990年-1993年) 二十四、《文艺百话》与文论的“里程碑”(1994年) 二十五、《沙上的脚迹》与过去生活的“回忆”(1995年-2003年) 后记 内容推荐 赵凌河著的这本《施蛰存文学著译年谱》尽可能全面地涵盖谱主创作生活年代,亦即从出生(1905年)至去世(2003年),以“文学著译”方面的重要事件为坐标,来组合施蛰存一生文学活动的脚迹,既凸显其文学成就文学,也使年谱的编写尽量地避免平面化、零散化、孤立化。全书共二十五章。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施蛰存文学著译年谱/当代著名作家及学者年谱系列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作者:赵凌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7271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2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04 |
| CIP核字 | 2017313897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185 |
| 宽 | 125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