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此子生中国"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许筠(1569—1618),字端甫,号蛟山、惺所、白月居士等,是朝鲜宣祖(1568—1608在位)、光海君(1609—1622在位)二朝有名文人学者,著述颇丰。许筠他虽是一个朝鲜人,但他热衷收集中国的典籍,专注编撰中国的诗文集,积极与明朝各阶层的人交往;他努力涉入中国文坛,又努力向中国介绍传播朝鲜的书画作品、文学创作,他是中朝文化、文学交流目前不容忽略的一位重要人物。许筠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研究者甚众,相关论文、专著也可谓汗牛充栋,要在此基础上发人所未发颇为困难。本书在完成《许筠行实系年》的基础上,从生平、思想、与明人的交流、诗歌理论、文学创作、典籍编撰等六个方面对许筠进行研究。在此過程中,尤其注意運用新材料及他人未關注的材料,从接近不同的角度来使用常见的材料,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做孤立的研究或论断,既关注纵向的历史脉络,有关注横向的四面辐射。本书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作者简介 左江,女,江苏江都人,文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域外汉籍方面的研究。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许筠生平研究 第一节 许筠生平简述 第二节 许筠的品与行 一 个性成因 二 素性放诞 三 情欲天也 第三节 许筠与党争 一 朝鲜朝中期的党争 二 许筠在党争中的态度 三 “谋逆之罪”的考辨 第二章 许筠思想研究 第一节 许筠的政治思想 一 何谓真儒——公私分,真伪判 二 用人与治官 三 治兵与治民 第二节 许筠的人才观 一 结交庶孽 二 尊重才女 第三节 许筠的佛学思想 一 佛学衰微与临济宗独秀 二 奚必净尽诸缘 三 儒本诸天,佛由诸己 第三章 许筠与明人的艺文交流 第一节 许筠的书画交流 一 绘画交流 二 书法交流 三 许筠身边的书画家群体 四 余论 第二节 许筠的求书之旅 一 许筠求书的方式 二 许筠在中国求购书籍 三 从许筠藏书看明代出版业及书籍流通 第三节 许筠的文学交流 一 许筠与么朝鲜诗选》 二 许筠与明朝使臣 三 许筠与其他文人、将领 第四章 许筠的诗歌理论 第一节 从《鹤山樵谈》到《惺叟诗话》 一 关於《鹤山樵谈》 二 关於《惺叟诗话》 三 诗话的两个特点 第二节 《国朝诗删》研究 一 《国朝诗删》的体例 二 《国朝诗删》与《鹤山樵谈》、《惺叟诗话》 三 《国朝诗删》的诗学观 四 《国朝诗删》的影响 第五章 许筠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许筠的梦记 一 梦记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此子生中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左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3229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12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33.125.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