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泼斯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政治学家。
威廉·M. 兰德斯,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经济学家。
理查德·A.波斯纳,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法学家。
黄韬,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凯原青年学者、科斯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出版有《公共政策法院:中国金融法制变迁的司法维度》《“金融抑制”与中国金融法治的逻辑》等著作。
| 图书 | 法官如何行为(理性选择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爱泼斯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政治学家。 威廉·M. 兰德斯,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经济学家。 理查德·A.波斯纳,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法学家。 黄韬,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凯原青年学者、科斯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出版有《公共政策法院:中国金融法制变迁的司法维度》《“金融抑制”与中国金融法治的逻辑》等著作。 目录 引论 研究技术介绍 第一章 法官行为的现实主义理论 第二章 以往的经验研究文献 第三章 联邦最高法院 第四章 联邦上诉法院 第五章 联邦地区法院和选择效应 第六章 发表不同意见和避免发表不同意见 第七章 言词辩论程序中对律师的发问 第八章 海选竞争者 结论 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索引 译后记:司法改革能为法官做什么及其他 内容推荐 李·爱泼斯坦、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波斯纳著的《法官如何行为——理性选择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系美国社会科学界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详尽的一部关于联邦法官行为的著作,由波斯纳法官与政治学家爱泼斯坦以及经济学家兰德斯合作完成。本书科学分析了美国联邦法官行为背后的利益动机、影响因素并且以实证方法展示了政治和司法体系中的法官角色。 本书中,作者以统一的法官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在丰富的量化数据支持下,以法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综合视角审视了美国各个层级联邦法院法官的决策选择,并着重讨论了联邦法官避免发表不同意见、谋求职位晋升、向律师发问等行为背后的激励因素。 本书所使用的分析和解释方法也有助于启发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土法院和法官的行为动机和出发点。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官如何行为(理性选择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李·爱泼斯坦//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波斯纳 |
| 译者 | 黄韬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9770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7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70 |
| 出版时间 | 2017-03 |
| 首版时间 | 2017-03 |
| 印刷时间 | 2017-03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92 |
| CIP核字 | 2016171272 |
| 中图分类号 | D971.2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61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4-0174 |
| 版权提供者 | 哈佛大学出版社授权法律出版社翻译出版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