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08:中国式建筑》作者:李乾郎
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学系,历任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师、《建筑师》杂志主编等职,曾任教于辅仁大学、台北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建筑史、古迹维护等课程。近年以著述、古迹调查研究、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为主,致力于两岸建筑交流,曾获台北市文化奖、巫永福文学评论奖、金鼎奖等,出版《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传统建筑入门》《台湾地区地区古建筑鉴赏二十讲》等多种著作。
| 图书 | 中国式建筑/优雅 |
| 内容 | 作者简介 《优雅08:中国式建筑》作者:李乾郎 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学系,历任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师、《建筑师》杂志主编等职,曾任教于辅仁大学、台北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建筑史、古迹维护等课程。近年以著述、古迹调查研究、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为主,致力于两岸建筑交流,曾获台北市文化奖、巫永福文学评论奖、金鼎奖等,出版《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传统建筑入门》《台湾地区地区古建筑鉴赏二十讲》等多种著作。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建筑的起源及特征 形成的背景因素 中国建筑的特色 第二章 一座中国建筑是如何造起来的 鲁班的传说与历代名匠事迹 传统的建筑工具及建造方法 第三章 中国建筑的空问与造型 空间布局 屋顶的造型 色彩与装饰 第四章 各种不同用途的建筑 住宅 都城与宫殿 佛寺与塔 园林 陵墓、牌坊及桥梁 第五章 历代著名的建筑 战国时代的中山王国王陵 汉代陶制明器所见的建筑 汉代的石雕陵墓 佛教传来的石窟建筑 唐代的长安城规划 赵州大石桥;+安济桥 五台山佛光寺 唐代的塔 栖霞寺舍利塔 《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 晋祠圣母殿 正定隆兴寺 独乐寺观音阎 应县佛宫寺木塔 泉州开元寺石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明清的北京城 北京的天坛 砖造的无梁殿 内容推荐 《优雅丛书》共十种,分绘画、书法、图书、诗歌、陶瓷、建筑、花艺、茶艺、篆刻、昆曲十个方面阐释中国文化之美。李乾朗著何寄澎主编的《中国式建筑/优雅》为其中一种,对中国传统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作者认为,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综合性反映,在其中,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园林一景,往往就是一句诗。本书的目的在于,用明白的观念与丰富的图片来解释或介绍中国建筑的特色。让非专业的读者感受到中国建筑的起源、特征、建造过程并欣赏中国历史上代表性的建筑。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式建筑/优雅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乾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7237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1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5 |
| 出版时间 | 2017-04 |
| 首版时间 | 2017-04 |
| 印刷时间 | 2017-04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88 |
| CIP核字 | 2017013536 |
| 中图分类号 | TU-8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5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