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电影是什么?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巴赞发表的一系列高质量影评和电影评论的结集,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是研究巴赞和当代电影美学的推荐读物。在电影理论目前,巴赞的电影理论是一座很好的里程碑,他的现实主义美学深刻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他宣扬的摄影影像本体论和真实美学也形成了与蒙太奇理论不同的电影美学体系,开拓了电影研究的领域。正是由于巴赞的努力,电影才成为严肃的研究课题。作为巴赞电影理论的经典代表,《电影是什么?》从问世之初就受到电影从业者和广大影迷的好评,被誉为“电影的圣经”,也为巴赞赢得了“电影的亚里士多德”的崇高荣誉。 作者简介 安德烈·巴赞,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之一,有名电影批评家、理论家,提倡现实主义美学,提出了长镜头理论,阐述了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以及蒙太奇与景深镜头在电影语言中的重要性和辩证关系。因为对电影事业的重大贡献,自上世纪40年代至今,巴赞在西方电影备受推崇,被誉为“法国影迷的精神之父”“新浪潮电影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主要著作有《电影是什么?》《查理·卓别林》《残酷电影》《让·雷诺阿》。 目录 译者前言:我和巴赞的《电影是什么?》结缘 原编者前言 原序 1 摄影影像的本体论 2 “完整电影”的神话 3 电影与探险 4 寂静世界 5 于洛先生和时间 6 被禁用的蒙太奇 7 电影语言的演进 8 非纯电影辩 9 《乡村牧师日记》与罗贝尔·布莱松的风格化 10 戏剧与电影 11 帕尼奧尔专议 12 绘画与电影 13 一部柏格森式的影片:《毕加索的秘密》 14 评《德意志零年》 15 评《最后的假期》 16 西部片,或典型的美国电影 17 西部片的演进 18 西部片典范:《血战七强盗》 19 《电影中的》一书旁议 20 电影现实主义和解放时期的意大利流派 21 评《大地在波动》 22 评《偷自行车的人》 23 导演德?西卡 24 杰作:《温别尔托.D》 25 《卡比莉亚之夜》,或新现实主义历程的终结 26 为罗西里尼一辩 27 评《欧洲,1951年》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电影是什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崔君衍 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514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7-08-01 |
| 首版时间 | 2017-08-01 |
| 印刷时间 | 2017-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90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