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媒介文化十五讲 |
内容 | 内容推荐 媒介文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庞杂,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从理论方面来探讨媒介文化的某些规律和特征。如:作为传播中的开放体系,媒介文化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与消费社会的互动是在怎样的语境下达成;媒介文化的同质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媒介文化是如何制造现代神话的等等。下编中的个案分析包括:影视奇观、网络狂欢、网络聊天、山寨文化、足球文化等等。通过对具体个案的描述和分析,使读者能够认识媒介文化的具体运作逻辑和构成方式,从面提高解析各类大众文化和电子文化现象的能力。 《媒介文化十五讲》力图通过揭示媒介文化的形成机制来引导读者认识复杂的文化现象,培养理论洞察力和批判能力,拓宽视野,适合作为各类院校传播学专业的教材,及其他专业的通识课教材。 本书是在《媒介文化十二讲》的基础之上修订的,新增的三章内容都是媒介文化研究领域的新现象和新发展,如对时下很流行的微博、微信等微文化的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 蒋原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主要著作有《文学批评学》《历史描述和逻辑演绎》《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90年代批评》《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我聊故我在》等,主编有《今日先锋》《媒介批评》,以及“新媒体丛书”和《媒体文化》。 目录 上编讲媒介文化研究的兴起一、 提出媒介文化的意义二、 媒介文化研究的兴起第二讲传播过程中的开放体系一、 媒介文化的生产二、 对媒介文化的技术性阐释三、 传播过程中的开放体系第三讲媒介文化的全球化和同质化一、 媒介文化的同质化二、 媒体价值观第四讲大众媒介与现代神话一、 现代神话的构成二、 媒介文化与现代神话同构第五讲媒介文化引导消费一、 鲍德里亚论消费社会二、 关于消费文化三、 媒介文化引导消费第六讲作为文化批评的媒介批评一、 媒介批评的由来及发展二、 作为文化批评的媒介批评的功能与范畴下编第七讲奇观电影与景观社会一、 奇观现象及其学术话语二、 视觉奇观:从传统电影到奇观电影三、 媒体—社会奇观第八讲新媒体艺术与技术一、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二、 新媒体艺术观念三、 资本与技术交汇中的艺术文化第九讲闪客:新媒介技术文化一、 作为生活方式的亚文化二、 作为技术、艺术与商品的闪客动画三、 闪客动画中的意识形态:多元并存与竞争对话第十讲微媒介与微文化一、 微媒介的“新尺度”及其影响二、 微文化: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崛起结语第十一讲网络聊天与电子语言一、 网络延伸了聊天二、 电子语言——创新与融合第十二讲媒介秀文化一、 拟态环境里的真实影像:电视真人秀二、 你方唱罢我登场:电视脱口秀第十三讲网络狂欢与“山寨”文化一、 信息时代的网络狂欢二、 “山寨”文化的媒介意义第十四讲大足球文化一、 足球运动的内涵和特质二、 读解足球的几种方式三、 足球文化与足球媒体第十五讲媒介技术与流行音乐一、 音乐媒介与流行音乐.二、 受众参与音乐状态的变化后记再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媒介文化十五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原伦,王颖吉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86999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37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17000 |
出版时间 | 2017-1 |
首版时间 | 2017-09-01 |
印刷时间 | 2017-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51.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