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尔基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全译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尔基是俄罗斯著名作家,《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回忆了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度过的苦难童年。《在人间》描述了少年阿廖沙被外祖父逐出家门后到“人间”去自谋生路的坎坷经历。《我的大学》记叙刚刚步入青年时代的阿廖沙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却在“社会大学”里学到了有围墙的大学所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觉悟,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终于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三部曲展示了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生活的风貌,是一部既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又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系列”之《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该书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缩写。这是高尔基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珍品之一。 在这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中,作者力图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为主线,塑造出一个努力探索生活的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内心充满了激烈冲突的人物。情节富于传奇和童话色彩,人物具有特异的精神力量。而绘声绘色的景物描写与色彩斑谰的语言,则造成了激情洋溢的艺术效果和一种歌唱般的语言风格。

目录

译者前言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试读章节

“让你买的都买了吗?”外祖父一边问,一边斜着尖溜溜的眼睛,打量着满载的货车。

“该买的全买了。”伊凡一边愉快地答道,一边在院子里蹦跳着取暖,手套拍得震天响。

“别把手套拍坏了,那可是花钱买的。”外祖父严厉地吼道,“找了零钱没有?”

“没有。”

外祖父一边慢慢地围着雪橇上的货物转,一边小声说:

“你拉回来的东西好像又有多的,你小心点,不是没花钱买来的吧?我绝不允许发生这种事。”

他皱起脸,很快地离开了。

两个舅舅愉快地向雪橇奔来,一边用手掂量着鸡、鸭、鹅、肉、鱼、鹅肫肝、小牛腿及大块牛肉,一边吹着口哨,嚷着连声赞扬“小茨冈”。

“好小子,你真会挑东西!”

米哈伊洛舅舅尤为赞赏:像弹簧一样绕着车子蹦来跳去,用他那啄木鸟似的鼻子闻闻这,嗅嗅那,津津有味地吧嗒吧嗒着嘴巴,甜蜜蜜地眯缝着不安分的眼睛。他和外祖父一样干瘦,但个儿比他高,头发黑得像焦炭。他把冻僵了的手抄在袖筒里,仔细询问“小茨冈”:

“老爷子给了你多少钱?”

“五个卢布。”

“可这些值十五个卢布。你花了多少呢?”

“四卢布十戈比。”

“这么说,还有九十个戈比装到自己腰包里去了。雅科夫,你见过他怎样攒钱吗?”

雅科夫舅舅只穿着一件衬衣站在寒风里,对着寒冷的蓝天眨巴着眼睛,低声笑着。

“瓦尼卡,你得给我们每人来半瓶伏特加酒。”他懒洋洋地说。

外祖母边卸马套边对马唠叨着。

“怎么啦,我的乖孩子?怎么啦,我的小猫?你想调一下皮吗?那就闹一会吧,这是上帝允许的开心事!”

高大的“沙拉普”抖动着浓密的鬃毛,用洁白的牙齿蹭外祖母的肩膀,扯掉她的丝头巾,用一只愉快的眼睛瞧着她的脸,抖着眼睫毛上的霜,低声嘶叫着。

“你想吃点面包吗?”

她把一大块咸得发苦的面包塞进它的嘴里,并兜起围裙,围裙像口袋似的接在马脸下面,若有所思地看着马吃面包。

“小茨冈”也像一匹调皮的小马跳到她跟前:

“啊,好奶奶,多好的一匹马啊,多聪明……”

“滚开,别耍滑头!”外祖母跺着脚吼道。

“你知道吗,今天我可不喜欢你。”

她给我解释说,“小茨冈”赶集,买的东西还没有偷的多。

“要是你外祖父给他五个卢布,他就只买三个卢布的东西,其余十个卢布的东西都是他偷来的。”她不高兴地说,“他喜欢偷东西,这个调皮蛋!试了一次,顺利地得手了,家里人笑着,夸他能干,他就把偷当成习惯了。你外祖父从小吃苦受穷,受够了罪,可老了却变贪了,钱对他比亲儿女还宝贵。他喜欢白得到的东西,米哈伊洛和雅科夫……”

她挥了挥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着打开的鼻烟壶,又唠叨着补充道:

“廖尼亚,这花边工艺品是瞎眼婆婆编织的,我们干吗要去拆这花纹!人们要是抓住了伊万卡在偷东西,会把他打死的……”  她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小声说:

“唉,我们有许多规矩,就是没有真理呀……”

第二天,我求“小茨冈”别再偷东西了。

“不然会把你打死的……”

“他们抓不住——我会机警地脱逃:我很机灵,马又淘气又会跑!”他笑着说。但马上又愁眉苦脸,“其实我也知道偷东西不好,也很危险。我总在偷,不过是想解解闷儿,钱我也攒不了,你的两个舅舅一周内就把我的钱骗光了。我不可惜,拿就拿去吧,反正我吃得饱饱的。”

他突然抱起我,轻轻地晃了晃。

“你很轻、很瘦,但骨头倒很硬,将来准是个大力士。你听我说,你学学弹吉他吧,请雅科夫舅舅教你。真的,你还小,学起来容易!你人虽小,脾气倒不小,你不喜欢外祖父,对吧?”

“不知道。”

“可我除了外祖母,卡希林这一家人我都不喜欢,让魔鬼去爱他们好了!”

“喜欢我吗?”

“你不是卡希林家的人,你姓彼什科夫,属于另一种血缘,另一个家族……”

突然,他紧紧地抱起我,几乎呻吟地说:

“唉,上帝呀,要是我有一副好嗓子,该多好啊,那我就要把人们的心都烧透……你走吧,伙计,我要干活了……”

他把我放到地板上,拿起一把小钉子塞到嘴里,开始把一块浸湿的黑布拉紧钉在一块正方形的木板上。

不久以后,他就死了。

事情是这样的:院子的大门旁边,有一个主干粗大、枝丫很多的大橡木十字架,靠在围墙上。这个十字架在这儿放了很久了,我刚到这儿来的时候就看见它放在这儿,不过那时它比较新,比较黄,但是经过一个秋天,它就被雨淋日晒得发黑了,发出一股刺鼻的橡木霉味。因此,在狭窄而肮脏的院子里就显得多余了。

这是雅科夫舅舅买来准备放在自己妻子的坟墓上的。他曾答应说,等她周年祭日时,亲自把十字架扛到墓地去。

那一天正是冬月上旬的一个星期六,天气寒冷,刮着大风,雪从屋顶上飞飘下来。大家都走出屋子,来到院子里,外祖父和外祖母带着三个孙子提前来到墓地做安灵弥撒。我因犯了错被留在家里。

两个舅舅穿着一样的黑色短皮大衣,从地上抬起十字架,扛着这黄木的两翼,格里戈里和一个陌生人,吃力地抬起沉重的十字架主干,把它放在“小茨冈”宽大的肩膀上,他踉跄了一下,把两腿劈开站着。

“你扛得起吗?”格里戈里问。

“不知道,好像很重……”

米哈伊洛舅舅生气地吼道:

“把大门打开,瞎鬼!”

雅科夫舅舅说:

“瓦尼卡,你不惭愧吗?我们兄弟俩合起来都没你劲大!”

格里戈里把大门开得大大的,严厉地嘱咐伊凡说:

“要小心,别勉强!上帝保佑你!”

“秃驴!”米哈伊洛舅舅从街上喊道。

院子里所有的人都笑了起来,开始大声地谈论,仿佛大家都高兴十字架被拿走了。

格里戈里·伊凡洛维奇牵着我的手来到染坊说:

“也许今天外祖父不会揍你,他看着你的时候,目光很温和……”  在染坊里,他把我放到一大堆准备染色的毛料子上面,关切地用毛料子把我围着,一直围到肩膀。他闻了闻从染锅里冒出的蒸气,若有所思地说:

“亲爱的,我和你外祖父相处已有三十七年了。他所做的一切我从头到尾都看得一清二楚。从前我和他是好朋友,开染坊是我们俩一起想出来的,并一起干的。你外祖父很聪明,所以自己当老板。而我就不会,可是上帝比我们大家都聪明:他只要笑一笑,最聪明的人也会变成傻瓜。你还不了解,别人为什么要那样说,那样做,但你对这一切都得懂。当孤儿的日子很难过。你的父亲马克西姆·萨瓦杰维奇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什么都懂,所以你外祖父才不喜欢他,才不承认他……”

听好话是件愉快的事。我一边听,一边观看着炉子里赤红的金黄火焰在欢快地跳动,看着从染锅上升起的云雾似的乳白色蒸气渐渐变成灰蓝色的雾,并密布在斜着的房顶木板上。透过天花板毛烘烘的缝隙,可以看见一线线蓝色的天空。风变弱了,太阳露出了笑脸,玻璃般的灰尘撒满院子。大街上,雪橇的滑板发出尖叫声,蓝色的炊烟从幢幢房屋的烟囱里团团升起,轻淡的影子从雪地上滑过,也像在讲述着什么。

格里戈里个子细长,蓄着大胡子,没戴帽子,长着一对大耳朵,像个善良的大巫师。他一面搅和着沸腾的染料,一面不停地教导我:

“对所有的人都要正眼看待;要是一条狗向你扑过来,你正眼看它,它就后退了……”

一副沉重的眼镜压在他的鼻梁上,像外祖母的鼻子一样,鼻尖充着发青的血丝。

“等一等!”他突然说,静听了一下,然后用脚关上炉门,飞跑到院子里。我也跟着他跑了出去。(P38-41)

序言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一个不朽的、“大写”的人,一位不朽的、伟大的作家。从1892年9月25日在梯弗里斯城的《高加索报》上发表署名为“马·高尔基”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起,“过多的生活印象”、“俄罗斯雄伟的大自然及其人民的那样温和的浪漫主义气质”,使高尔基由一个流浪汉成为一名天才的作家,在文学道路上走了整整44年。在这光辉的创作生涯里,高尔基先后写出了刻画资产阶级、小市民和城市平民形象的作品《福玛·高尔捷耶夫》《三人》《小市民》《底层》《仇敌》《奥古洛夫镇》《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等;写出了反映作者激荡的革命情绪的、充满英勇的浪漫主义精神的《鹰之歌》和《海燕之歌》;写出了表现无产者的事业和精神的长篇小说《母亲》;写出了叙述杰出人物的回忆录式的特写《列宁》;写出了展示资产阶级“事业”兴衰史的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写出了描写革命前40年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写出了揭示作家成长历程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同时还写出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议论文、小品文等。以上种种,共计三十余卷。

为了使我国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高尔基富于传奇色彩的光辉灿烂的一生,我们重译了他的重要作品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严格忠实原文,并尽力用流畅的译文来传达原文的风格。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译文如有不妥,敬请读者指正。

《童年》由袁顺芝、刘永红翻译,赵宏审校统稿;《在人间》由宋传伟、柳斌翻译,赵宏审校统稿;《我的大学》由张豫鄂、张江南翻译,赵宏审校统稿。

译者

1997年3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尔基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全译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高尔基
译者 袁顺芝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14816
开本 32开
页数 6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58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9
145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07:28